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九百五十一章 各自的福气

第两千九百五十一章 各自的福气(2 / 2)

“是比福宝古镇要漂亮些。”叶欣自己就是古镇居民,心底里就起了比较的心理,然后一语中的:“要我说啊,两个镇子,就是有钱没钱的区别。”

古镇也是有基建的,整个古镇的地基都由青石条包裹了起来,光小镇最大的圆形码头,可以供上百条乌篷船停泊,足以见得当年的热闹,也可以看出来周镇在古代的富庶。

“那的确没有办法比。”周至手里端着相机:“这里文明开启的时间可要比我们夹川早多了。新石器时期的良渚文化就是在这一带。”

“春秋时期,吴王在这里养鹿狩猎,所以又叫做鹿城。其后属会稽郡;荆国;吴郡,到南梁改名昆山,隋文帝以后,就正式属于苏州了。”

“从唐代开始,这里就属于‘扬一益二’的扬州经济圈范围;南宋时就开始进入杭州经济圈范围;一直就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

“而我们夹川直到宋代都还属于戎州的范围,戎,本来就是对少数民族有些贬义的称呼。起码直到仁宗神宗年间我们夹川都还属于‘飞地’,上下游都是少数民族地区,上游要到宜州,下游要到渝州,才重新接入正经的中央政权州治,要直到明代才完全汉化。”

“所以要论经济文化底蕴,咱们夹川的古镇跟周庄这还有地方可比不了。”

在码头边,周至见到了卖团扇,檀香折扇和油纸伞的小店,便进去每样挑了一个,作为拍摄的道具。

在石码头上拍了几张以古镇为背景的照片后,大家前往的第一个镇子里的景点是双桥。

双桥又叫钥匙桥,原因是这里有两座相邻的石桥,一座是拱形的世德桥,一座是石梁型的永安桥。

两座桥一座像钥匙把,一座像带钥匙齿的那部分,因而得名。

世德桥横跨南北市河,东端有石阶引桥伸入到街巷之中;永安桥就矮小了,平架在一个叫银子浜的水口,桥洞刚刚好仅能容小船通过。

桥栏由麻条石建成,桥下碧水泱泱,桥上绿树掩映,不时还有欵乃声声的小船在桥洞穿过。

这些小船是当地居民出入运货的适用性小乌篷船,类似农村常用的三轮车的功用,属于实用器,相比后世景点那种表演性质或者批发载游客的小船,周至看着就感觉顺眼得多。

双桥最能体现古镇的神韵的地方,陈逸飞的《故乡的回忆》其实就是以这里为题材,因此非常出名,也是一年四季各地美术院校的师生,和摄影爱好者们来到周庄必刷的“打卡点”,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作品被报刊杂志刊载,让这里成了周庄最为外界所熟知的地方。

除了双桥,如果站在岸边取景,还能够将离这里不远的太平桥也纳入到镜头当中,配上绿水,古树,青瓦白墙或者木墙的建筑,的确十分出片。

三女在这里耽误了好一会儿,拍了不少好片。

从桥上过来就是很有特点的廊道,廊道是一条沿河小街,小街一边临河,一边临房,头上还修了瓦顶用于防雨。

在夹川县城的老城里,只有最繁华的稻谷仓市的十字街口那里,才有这样的公共设施,而周庄这里沿河一条街全是这样的格局,足见当年这个镇子的经济实力。

马致远的天净沙,戴望舒的《雨巷》,还有姜珊的《梦里水乡》,让几个姑娘在这小镇临河小街上走一走,全都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