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武婕妤受李隆基专宠,一宠就是二十年,时间远胜杨玉环。
这二十年里,武婕妤身为武三思的侄女,一直受到文武百官的特别“关照”,但是李隆基却一直护着他,甚至特别给她创了一个惠妃,一个跟在贵妃之上的位子,并且多次想立她为皇后。
只是受到了百官的一致反对而作罢
武婕妤不同于杨玉环,杨玉环并无野心,她只是一个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寻常女人。
武婕妤却是武家的后人,拥有者超于常人的野望,为了将自己的儿子扶上帝位,她可以干出任何泯灭人性的事情。
她陷害皇后,诬告太子,谋害三王,可谓恶事做绝。
她不像武则天那样,有野心还有高超的手段,做事情神不知鬼不觉,她手段低劣,导致恶行人尽皆知。
但是李隆基任是站在了武婕妤这边,不管她做了什么,干了什么,都一如既往。哪怕她陷害弄死了自己的儿子,依然对她关怀不改。
最终恶有恶报,武婕妤自从陷害了太子等人之后,害了疑心病,屡次看到他们的鬼魂,竟一病不起。请巫师在夜里作法、为他们改葬,甚至用处死的人来陪葬,各种办法都用尽了。最后,还是让自己活活吓死了
对此李隆基任是不管不顾的追封武婕妤为皇后
这种包容纵容,几乎到了病态。
相比李隆基两次赶杨玉环出宫,武婕妤的待遇不要好上太多。
而且李隆基宠爱杨玉环的时候,他已经变得昏聩不愿处理朝政,而宠爱武婕妤的时候,却是他最英明的时候
后世人也不知如何解释这一切,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真爱
风雨会京师第七十九章长安动荡
为了武婕妤,处在最英明时候的李隆基能够为了他,一天之内杀死自己的三个儿子
也很符合李隆基重情与薄情的设定。
他只关心在乎自己关心之人,对于其他人,有着本性的冷漠,哪怕是自己的儿子。
裴旻恰好是李隆基关心的人物之一:甚至认为裴旻是天命之臣,从最开始的先天政变,一直为他尽心尽力的分忧天下事。
每当朝堂出现困局的时候,裴旻永远是第一个为他站出来的人,甚至还为他放弃了长安的大好前程。
如今最爱的武婕妤给群臣逼得打入了冷宫,他身为一个皇帝,却无力相救,而信任的大臣也出了事,李隆基原本就躁动的心,彻底的狂暴了。
面对文武百官,大发雷霆之怒。
“简直无法无天”
“一个都督,竟然是贼匪培养起来的,还是马贼王的弟弟。这般可笑的事情,就这么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还累得我国之栋梁,为臂张弩所伤”
“我大唐颜面何存朝廷颜面何在”
“一个个监察御史怎么巡视瓜州刺史是干什么的同僚多年,竟然一无察觉将负责河西的监察御史,瓜州刺史都给朕撤了。”
“另外还有谁说裴国公在河西手段过激的”
“河西的情况糜烂至此,一个贼匪的弟弟都能当上都督,不用雷霆手段,如何镇服的了”
“你们一个个在长安,又哪里知道河西的困难国公需要的是支持,不是刁难”
“鉴于河西情况严重,朕决定加封静远为河西按察使,另外陇右一地,也以太平,收回他陇右按察使的职务。”
面对李隆基的勃然大怒,文武百官无人敢辩驳一句。
下朝之后,宋璟、苏颋、张嘉贞、张说、源乾曜,唐朝几位说得上话的宰相聚在了尚书省。
他们个个面带忧色,相顾无言。
苏颋看了一眼众人,带着几分战兢的说道:“陛下似乎有些变了”
张说长叹道:“许是因为武婕妤的缘故吧陛下这是指桑骂槐呢借着裴国公的事情,指着我们掺和他的家事。之前也不是来过一出”
诸宰相都明白张说说的是裴旻兼任河西节度使一事,李隆基一样是将他们臭骂了一通。
但谁看不出来,李隆基为裴旻说事是一方面,宣泄武婕妤的怒火也是一方面。
宋璟沉声道:“裴国公确实是国之栋梁,虽然荣宠过重,但从未有过不利我大唐的举动,反而有着我等远比不上的功绩。在此事上,我们还是尽量迎合陛下,别事事都忤逆于他。”
“但武婕妤一事,决不能让步我大唐禁不起再一次受到武家余孽的危害尤其是现在,哪怕这个相位不要,也绝不退让”
宋璟是过来人,深知武家人给大唐带来的危害。
他是首相,如此一表态,苏颋、张嘉贞、张说、源乾曜等人都对以看向恭敬的眼神,知道此事过后,不管成与不成,宋璟的相位是保不住了。
不过这也正是文人风骨,为了心中的道义,即便明知自己的未来,也义无反顾。
李隆基在朝堂上发泄了一通,回到后殿,想想在冷宫受罪的武婕妤,又想想在病床上的裴旻,看了一眼身旁的高力士,叹道:“力士,朕现在好累婕妤出了事,静远也受了伤,现在也只有你陪在朕的身旁了。”
高力士带着几分担忧的道:“陛下放心,老奴会一直陪着陛下左右的。国公吉人天相,定会安然无恙,武娘娘,老奴早已安排下去,娘娘不会受到半点的委屈,生活一切如常。”
“如此,朕便放心了”
李隆基脸色终于好了一些。
高力士其实还有话未说,在冷宫的武婕妤并没有认输,而是将一切过错都推卸到了王皇后的身上,表示一切都是王皇后布下的局,针对她所下的局,一切都是王皇后策划的,她只是因为过于在乎而中了计。
高力士知道武婕妤这是在做垂死挣扎,但是他了解李隆基,知道李隆基的性子。
李隆基对于王皇后的薄情,对于武婕妤的专情,一定会毫不犹豫的相信武婕妤的话。
高力士一心向着李隆基,知道有些话该说,有些话不该说。
从本质上而言,高力士是真正关心在乎李隆基的存在。
也是因此,在历史上李林甫权倾天下的时候,高力士是唯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