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无尽神域 > 分节阅读 428

分节阅读 428(1 / 2)

又过三四天,终于,在这一天,两人眼前一亮,已经慢慢靠近了大陆的最南端,前方出现水天一线,大海茫茫,无数海鸥在其上翱翔。

海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心胸顿时开阔。

再放眼望去,一座黑压压的巨大海岛,矗立在其中,仿佛上通天地,让人看到,不由自主心灵产生极度的震撼之情,更有膜拜。

这便是南海,也名南溟。

而那座海岛,便是梵音山所在地,梵音岛,也是天下八大宗门之一,梵音寺的道场所在地了。

梵音寺

隐世八宗之中,唯一一个以佛门为主,教导人惩恶扬善,摒弃恶欲的门派,在整个南海一带,更是有著万家生佛的美称。

而靠近南海,厉寒与叶清仙也渐渐发现,沿途出现的青年修士越来越多,越多越多。

显然和他们一样,这些人也是为参加十年一度的南境青年修士擂而来。

这些人或是只身单影,或是结伴而来,就这短短片刻间,厉寒与叶清仙两人,就看到不下十波。

甚至有些人,也不单是来参加,还携带了亲朋好友,还有些人,则是纯粹过来围观这一场天下罕有的盛会的,因此老老少少,各形各色的人都有。

他们到了南海附近之后,就会有一艘艘小船,载著他们前往大海之中的那座海岛,然后进进梵音寺中,等待半月之后的那场盛会的来临。

第六百二十二章、梵音山

厉寒,叶清仙还在那群人中,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都是来自江左。

这群人,一共四个,十分醒目,要么是块头,要么是风范,与别的地方来的人泾渭分明,显然都不是庸手。

四人分别是剑王楼独孤应龙,独孤应熊兄弟,点星帮的文儒秀才司安南,以及暗器第一世家蓝家的不世弟子,冰雪邪王蓝魔衣。

四人是结伴而来,厉寒清楚地看到他们先上了前面的一艘小船,然后很快凑足十人,小船离岸启行,朝著海中央的大岛行去。

厉寒,叶清仙是随后赶到。

他们也不著急相见,只要同在梵音寺,还怕没有见面的机会么。

而且,蓝魔衣,司安南等人既然已经到了,衣胜雪,灵星河,玄楚月,韩擎苍等,这些之前在江左青年修士擂中大占风采,大出风头的二十几名胜利者,只怕到得已经差不多了。

就算还有没来的,肯定也离得不远,最迟三五天之内,所有人就会再次聚齐,到时候,有他们见面的时候。

两人在岸边等了一会,很快,同样凑足十人,满了一艘小舟启行的条件。

小舟当即破水,如同离弦之箭,朝著海中央的梵音岛飞驰而去,后面拖开一条长长的白浪。

不过大约一刻多钟的时间,就到了岛边,立即有一名知客僧迎上来,将厉寒,叶清仙,以及另外三名同样来参加南境青年修士擂,或纯粹是来观光的五人,一同迎上了岛屿。

终于踏足这座传说中的佛门圣岛,厉寒,叶清仙等人的心思也各异,随著知客僧边走,边打量著四周的环境。

海风吹拂,树木摇动,经过一道铺著长长红毯的迎宾道,众人走入一座小镇。

小镇名为梵音镇,居然就是一座普通城镇,里面居住的大多都是凡人,当然也有些酒肆,客栈,供人行走,住宿。想必,这座梵音镇,必定就是梵音寺的附属城镇之一,里面居住的,就算不全是,也大半是跟梵音寺有点瓜葛的仙家后代,俗家弟子的亲人等,历经百年千年,在此聚落,才渐而形成小镇。

而且梵音寺是天下佛门中人朝圣之地,此处游客,佛门弟子层出不穷,络绎不绝,经过这里,也要歇脚,或当山上寺完为患的时候,这里也是一处分流的好地方,因此此地竟然渐渐繁荣,有了红尘万千气象。

即使是一些梵音寺弟子,偶尔也会下山,来到这里采买一些日常物品,游逛一番,体会著寺中不一般的风情。

不过,厉寒,叶清仙等来参加南境青年修士擂的弟子,自然不会住在这里,在那知客僧的带领下,几人也不曾游玩,直接乘坐著一辆马车,经历小半个时辰,才终于到达梵音山的脚下。

仰头上望,梵音山高达万仞,直入云端,顶尖白云缭绕,一派仙家气象,隐隐有梵唱颂经之声声声入耳。

这里,才是真正的佛门圣地了。

厉寒,叶清仙目光一眯,没有多言,继续上行。

从山脚下到山上,就没法坐马车了,只能一路步行。

所幸,经历千百年发展,梵音寺也不再是化外之地,沿途都有青砖铺地,一路逶迤向上,平整整齐,而且明显经过清扫,片叶不留。

一路向上,两旁绿树成荫,鸟叫虫鸣,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像。

不过现在往上望,还是一片白雾,遮住了真容,看不真切。

直到再过小半个时辰,到达半山腰,终于,白云都踩在了脚下。

前方,出现一碧绿断岩,上面刻著三个朱红大字:“解剑岩。”

旁边,还立著两名灰衣僧者,面容庄肃,一动不动,如同石人,看到厉寒等来人,才双掌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

那名带队来的知客僧解释道:“此为解剑岩,平常来我梵音寺拜会的弟子或友人,都要在此弃马解剑,以示尊重,不过这次不同寻常,本是兵戈之争,所以此律对诸位并不适用,诸位继续随我来吧。”

向两名武僧一礼,继续带领厉寒等人向上行去,又走数里。

厉寒等人放目望去,才能看到远山之顶,隐隐现出几角金瓦红墙,上面隐现佛光闪烁,经声梵唱,声声入耳,比在山下时清晰了不知多少,听著令人不由自主为之心境也一清,安宁下来,凡燥尘念俱去。

仿佛一步之隔,就是天与地,圣地与凡尘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