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柱和他媳妇最激动,站着大声说着,生怕别人不知道那是他儿子。
剩子可不管哪些,唱完歌,跑到张狼跟前一伸手,“狼爷你鼓掌了,说明我唱的好听给我礼物”
张狼拿出两只早就准备好的钢笔,递给剩子“给好好学习暑假你要是能考双百,狼爷带你去看天安门”
“说话算话我考双百你带我去天安门”
“狼爷说话一向算数”
“好,一言为定狼爷,你还没给红包呢”
张狼把他的手打开,“滚蛋红包等明天,你拜年的时候发”
“哦那我明天第一个去给你拜年”剩子说完转身要走
“回来你还没抽奖呢表演节目可以抽奖”
“噢”
剩子在张狼的指点下,开始抽奖,运气不错抽了个三等奖。
“恭喜剩子抽中了三等奖,半导体收音机一台。有请三姑父给剩子颁奖”
剩子抱着半导体收音机开心的跑下台。
这也算是村里最重要的家电之一,整个村子都没有几台,也就张狼的爷爷、张母、干娘有一台,这是除张狼家的第一台。
台下看的眼热,剩子刚下台,就有四五个人冲到台上要表演节目
丫丫人小跑的慢,最先起步,却落到了后面。
顿时委屈的撅着嘴,用两只含着泪花的大眼睛看着二楞子、猫娃、怀顺媳妇等几个人。
不大会功夫,几个人就被丫丫的天真给打败了,一个个灰溜溜的跑下台,让给丫丫。
看着几个大人下台,丫丫脸上立马换上了笑容,甜甜的对张狼说道:“狼爷丫丫也要表演节目丫丫今年就考了双百丫丫也要去看天安门”
很显然相比其他人为了奖品,丫丫是奔着去看天安门来的。
蹲下抱起丫丫,笑着说道:“好我们的丫丫最乖了狼爷答应你带你去看天安门”
“好”
“那你给大家表演什么节目”
“我给大家唱一首喂鸡”
“好欢迎丫丫给我们带来一首儿歌喂鸡”
张狼把丫丫放下让她自己站在台上唱。
“奶奶喂了两只鸡呀
什么鸡什么鸡
大母鸡和大公鸡呀
大母鸡大母鸡
一只白天忙下蛋呀
哎嗨哟哎嗨哟
一只清早呜呜啼呀
一只清早呜呜啼呜呜啼
”
童音唱喂鸡感觉比刘欢唱的还要好听。
丫丫唱完,张狼第一个鼓掌,送上一支钢笔。
只可惜丫丫手气不好,只抽到一块香胰子。
看着泪眼蒙蒙的丫丫,张狼赶忙送上一个文具盒,这才哄的丫丫转开笑颜。
有了两个熊孩子垫场,气氛被烘托起来,大家你挣我抢的上场表演节目。
东北漫长的冬季,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不光有二人转。
实际上二人转又叫“蹦蹦”,而我们现在看到的二人转是融合了众多东北民间艺术而成的。
这里不是批评二人转不好实际上二人转这种融合非常好,一个曲种想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得不断的创新,引进,融合。
因为同时上台的多了,不好评判谁先谁后,张狼只好临时决定,采用“竞-老-头“剪子包袱锤东北辽宁一带的叫法来决定谁先上场。
过年了,大家伙聚到一块图的就是一个乐子。
别管表演什么节目,别管是唱歌也好,扮小丑也把,只要能把大家逗乐了,就算成功了。
台上演的精彩,台下吃的香甜,喝的热烈。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熬不住回家睡觉去了,台上的表演风格立马发生变化。
各种带黄腔的俚语小调开始登台。
说二人转是低俗文化,就是因为在东北民间流传的这些俚语小调,词句间描写男欢女爱,非常的露骨。
甚至有的连动作,身体的反应都给唱了出来。
东北因为地域关系,这里的民风粗狂、豪爽又不拘小节。
这样的俚语小调是大家都爱听的,基本上人人都会哼上两句,就连哪些大姑娘小媳妇也都一个个红着脸听的专注。
到最后,会的都唱了好几遍了,大奖早就被抽走了,可是大家都不在意,依然兴致勃勃。
没的唱了,就开始学动物叫,不管像不像,大家都会捧场,高声叫好。
一直玩闹到金鸡鸣唱,篝火晚会才算结束。
这时已经是大年初一了,放完鞭炮,篝火晚会结束。
开始新的活动,拜年
公鸡第一遍打鸣,天还是黑的,拜年讲究的就是这个时间,摸着黑开始拜年,等大公鸡叫过三遍,天开始透亮,拜年也就基本上结束了。
拜年都是年轻的聚集到一起,根据关系的远近开始拜年。
张狼带着自己这一支的年轻人,挨家挨户的拜年,不过因为辈分的原因,需要他登门拜年的真不多。
因此很快就结束了,回到家里等着别人来给他拜年。
刚进家门,扑通扑通在他面前跪了一地。
“狼爷过年好红包拿来”
“狼爷过年好我要压岁钱”
“狼爷,我给你磕头了,快给我压岁钱”
张狼一看笑了,刚才拜年的时候就感觉不对,没有见到一个熊孩子,原来都跑到他家来了。
“好好都有都有”唐菲菲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开始发。
不怨熊孩子们先到他家来,都是小人精,知道在他家收获最大最多。
给张狼磕完头,都不用挪地方,张狼的爷爷,张狼的爹娘,张狼的大爷、二大爷、三大爷、四大爷都在,一圈头磕下来七个大红包到手了。
一块钱的红包,在当时绝对称的上是大红包了。
全村一百多个孩子,呜呜泱泱的拿着红包跑出张狼的家门。
出了门各奔东西,到谁家磕头能领到红包,谁家领不到,熊孩子们心里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