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雄 > 第2128章 诉苦

第2128章 诉苦(1 / 2)

一如所料,苏亶此举让很多人对他的人品产生了质疑,其实影响到的就是苏亶在朝中的名声。

落井下石要有个限度,过了就属于德行有亏,一旦你也倒了霉,很容易引得众人群起而攻之。

官场上就是这个样子,捧高踩低是常态,可有人过于谄媚,或是下手太狠,都极易遭人诟病。

苏亶这一遭就是如此。

尤其是在朝中开国之臣当中,大多对苏亶此举很是不满。

大唐开国十载,皇帝对功臣们向来优容有加,尉迟信是头一个触了皇帝霉头被夺职削爵的开国功臣。

大家都在观望当中,想为尉迟信求情的人不是没有,可尉迟信这事吧不好说。

你一个兵部尚书,才能欠缺些也就罢了,却让唐俭在你眼皮子底下肆意操弄,还想行刺王杀驾之事,罪证确凿,无可辩驳。

你没发现已是大罪,还偏偏糊涂到为唐俭所利用,你让人怎么给你求情?说你一时糊涂,还是说你太过愚笨,忠心还是有的?

所以苏亶冒然入宫给尉迟信讨情,李破诧异之余,也颇觉得他脑袋肯定被驴踢了。

但怎么说呢,苏亶此举虽然偏于鲁莽,却也让李破对苏亶的性情有了些全新的认识,觉着苏元宰这厮颇重情义,和我李破正是同路之人嘛。

你看看满朝文武,和薛氏有交谊的不在少数,却只苏元宰敢来说情,难能可贵。

这些话李破自然不会对人提起,心里却已把之前给苏亶记下的旧账都消了,等苏元宰过了这个坎,李破觉着未尝不能让他入省中尝尝滋味。

等他后悔了,再让他回户部去也不是什么大事。

用后来人的话说,此番苏亶吃了大亏,但在李破心中的位置却往前挪动了不少。

老话说的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说的就是这样的故事,只是苏亶还不自知而已。

…………

如今的苏亶很难熬那是一定的了。

这一天他称病没去上衙,但他的心腹之人却已把朝中私底下的议论都报给他听。

苏亶躲在自己书房之中,长吁短叹,觉着自己的一世英名,差不多就都毁在这一遭了。

更让他心塞的是,尉迟信之后若是脱了牢笼,不知就里之下,肯定恨死了他苏二郎。

他苏元宰本就不是那种施恩不望报的人,如今救了人,不得回报不说,还跟人结下死仇,找谁说理去?

他还不敢埋怨皇帝过于阴损,只怪自己昏了头,去给尉迟信那厮求情。

苏亶哀叹,一辈子没做过什么善事,心软了一次,却吃了这么大一个亏,还是大哥说的对,好人做不得啊。

他正想着部里说自己坏话的那几个,等自己缓过来,该怎么找他们的后账,别人先放着,户部是他正管,竟然敢说他遭了报应,他娘的,你们的报应就是老子。

…………

正胡思乱想间,有人敲响了房门,苏亶正烦躁,不过没等他出声斥责,门外的人已笑道:“夫君可在?妾身做了鱼汤,给夫君补补神气可也?”

苏亶哼哼两声,还是起身去打开房门,把自己的夫人让了进来。

苏亶的夫人李氏,出身绛郡李氏,这也是一个不得了的大族,乃是赵郡李氏的东祖房,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人。

赵郡李氏和陇西李氏一东一西,并称于世,也是后来人熟知的五姓七望之一。

当然了,李渊败亡之后,这个就有待商榷了,比如太原王氏被抄了家,二李也失去了乘风而起的机会。

所谓的五姓七望一下没了仨,其他的家族其实也在恢复当中,他们在隋末战乱中受到的打击比想象中更加沉重。

而皇帝并非出自世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李破不是李渊。

李渊起家靠的完全是世族的支持,他本人对世族体系也维护有加,这才造成了有唐之际,自九品中正制以来,世族豪门的又一盛世。

而李破起自边陲,当初身边环绕的没几个世族中人,得了天下之后,顺便也形成了新兴的政治军事集团,一直在挤占旧有世族的空间和利益。

所以大唐立国十载,并没有出现那种超一流的门阀,大家看到的还是前隋留下来的一点影子罢了。

…………

苏亶的妻子李氏,是苏亶当初随李破南下的时候在绛郡结下的姻缘,至今也就十几年的光景。

他的婚姻纯属是被战乱给耽误了,小时候家里给他定下的婚事,早早就没了影子,最终是自己操持才得以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