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有区别的,小公主个子要高一点,身上有点不伦不类的书卷气。胸要比湘湘稍筹,皮肤却细腻。”
系统之灵啧啧笑道:“哇哦,观察的这么仔细啊。”
正说着,下面府邸的门开了。
从里面走出来的人也是位年轻人,身上颇有贵气,面白如玉,且有一副饱读诗书的谦谦君子之态。
他向小公主拱手道:“敖兄,今日来的往常更早了一刻。”
“闲待着无事,昨天齐策论里面那篇文章还有诸多不解之处,请苏兄不吝指教。”
“好说,好说。”
两人边走边谈。
从两人的谈话之中,墨非听出这青年人叫做苏治,父亲曾做过议郎之职相当于现在的参议员,不过早已经被老霍光给罢黜了。
而苏治此人似乎饱读文章,很有政治抱负,路上言谈大有高屋建瓴、指点江山之气概。
小公主则认真听着,不是赞叹两声苏兄高见,看得出来对苏治有些崇拜。
“小公主怎么找这么个玩意”
系统之灵道:“吃醋了谁让你没学问来着,小公主这明显是把自己当做游学士子了,那自然要跟有学问的人来往。”
“我没学问么”墨非反问。
“有学问的人脸都比你白。”
这几句墨非倒没有否认,汉朝、三国、东西晋都是以白为美,那些出了名的文化人确实都很白,这点在地球古籍上也有考证。
他笑了笑道:“要不我直接把苏治一指头按死得了。”
“好啊好啊。”
“你还真是本性难移”
“我最做事情喜欢直接了当,这些蚂蚁就直接踩死。”
墨非按了按眉角:“不急。”
小公主敖明心跟苏治走到了长安城北一座大宅前,门匾上书四明学宫四个大字。
四明学宫的主人是当代大儒,名为王奉安,六十多岁的年纪,门下弟子还曾有官至九卿之位的。
老儒皓首穷经,在仕林颇有威望,许多达官显贵都把家里的公子送到四明学宫学习。
这地方墨非头两天就听瘸腿老魏讲过,没想到小公主是到这里了。
此时学宫门前很多年轻儒生已经鱼贯而入,大约百十人,小公主敖明心跟苏治跟在最后面。
跨进门槛,便是一座很大的院子,设了百十来张小木案子,供这些儒生们读书、做文章。
此处是儒学圣地,即便这些儒生都出身富贵,但也没人瞎显摆、带什么伴读奴仆等过来,学术氛围很浓郁,也似乎点安贫乐道的意思。
认识的人相互叙礼,然后便三三两两地议论起文章国策。
墨非依旧立在云端,摇头道:“老霍光还算挺宽厚,也没砍了这群儒生的脑袋,竟还放任他们议论国策。”
系统之灵道:“这个我就不懂了。不过我知道你要是不宰了苏治,他跟小公主很可能发展成梁山伯与祝英台。说实话,西游世界的女人好骗的很,咱们所见之人也就三个精明的,死凤厌离,百花仙子,还有我的真身。”
“前两者精明我承认,你”
“我比她俩更精明百倍。”
墨非咧嘴道:“对对对。”
“承认的很勉强啊。”
“你要是跟真身说话时一样有那种高冷御姐、霸气女王的气度,我当然会承认。可现在是萝莉音,所以我只觉得像腹黑萝莉。”
系统之灵哼道:“脑残。”
“好啦好啦,不逗你,咱们去瞧瞧四明学宫的热闹。”
墨非从云端降落,速度非常快,并没有引起别人注意。
他径直走到四明学宫的门口,虽然两旁立的有家丁,但也没人拦着,因为这算是开放形的学宫,年轻人都可以到里面听课。
区别在于蹭课的人没有座位。
他立在门后走廊上,完全收敛了气息,旁边有十几名寒门学子,所以小公主也没发现他。
小公主正在听苏治高谈阔论,一副入神模样。
墨非指了指苏治道:“这人很有文问么”
旁边人道:“确实有学问。”
“在诸多儒生中起码能入前十。”
本章完
第352章比你更恶
四明学宫的儒生对于苏治的评价不低,这人也确实很有学问,还曾给国语做过批注。
墨非远远地看了苏治一眼,包括小公主敖明心在内、有五六名儒生都在请教他问题,他的态度倒非常谦虚,对于每人的问题都会耐心解答。
而苏治旁边同样围了一群人,更为热闹,正讨论的是商鞅变法。
儒生们对于商鞅的评价非常低,大都是说商鞅此人刻薄寡吝,对待百姓只知道用严刑酷法,毫无亲民仁爱之心,最后被车裂了那是罪有应得。
本来墨非以为肯定会有人出言反驳,谁想其他人竟然纷纷点头称是。
“这是傻逼啊。”
他忍不住低骂了一句,然后往前走了两步,“各位还真是高论,不过商鞅就那么不堪么”
一句话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小公主敖明心也看到了他,撇了撇嘴,这家伙怎么来了。
议论“商鞅变法”者有一人站了起来,向墨非拱手道:“这位兄台有何高见,不妨说出来让大家听听,相互交流学习。”
“高见没有,一句话,商鞅这人本事很大,足以名垂青史。”
一个矮子站起来,不屑笑道:“那也不过是恶名罢了。”
这像是要辩论的架势墨非扫了一眼在座的儒生,每个人都目光灼灼,似乎是他这观点很大逆不道,应该被口诛笔伐。
他无所谓地笑了笑:“商鞅变法以前秦国积弱,被魏国打的一败涂地。秦穆公因此广开言路,商鞅入秦变法,几年之内就让秦国富强,收回当时失地,而后来秦奋六世之余烈同一天下,其根基就在于商鞅变法。”
矮子道:“严刑酷法只会使百姓战战兢兢。”
墨非忍着抽这矮子几耳光的心,答道:“老百姓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衣食温饱,商鞅为秦国解决了这个问题”
“兄台此言不错,但若施仁政同样可以解决这问题。”说这话的人是个瘦弱青年。
“你四肢不发达,头脑同样简单当年秦国都快被魏国灭国了,还施行仁政打仗时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