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2 / 2)

“小贝认为大伙儿只要不再来花果山的边缘,就不会遇到危险。咱们回去就告诉大伙,这些时日都必须在花果山中心地带活动,而且不准单独外出。白猿爷爷,你认为小贝的办法可以么”

白猿点头。

不过猴儿们绝想不到这只野兽非比寻常。

它就是那只吞了破碎骊珠的小黑熊,短短数月之内,已经依靠骊珠的力量修炼成精,甚至获得了骊龙的部分传承。

这只黑熊精在一处岩洞中又修行了四五个月,到仲夏时节已经学会“爬云”跟粗浅的变化之术。

这日,它从岩洞里出来,以爬云之术驾云往南面飞过去。这是要去寻找人类,根据骊龙的记忆传承,吞噬人心能够迅速地增长修为。它虽然还懵懵懂懂的,但也知道修为高了寿命也会因此延长。

驾云到了傲来国与章台国边境,就见两对人马列阵对持,操着强弩劲弓,因此没敢下去,只在云头上暗暗观察。

“尔等再不退回去,休怪我傲来国铁骑踏破边境,浮尸百万。”傲来国守城将领驱马走道阵前,冷声喝道。

其实章台国兵将已经不具备什么战斗力,更不是来攻城略地的。这些年来章台国国主笃信佛教,大肆修建浮屠塔、佛像,国库早已经被掏空,去年秋末又经一场蝗灾,百姓连野菜都没得吃,足足饿死了四十多万人,易子相食的情况都非常普遍。

易子相食,这是种非常扯淡的事

人饿急了,没什么可吃就把注意打到了自己孩子身上,但吃自己的孩子肯定下不去口,所以就交换别家的孩子来吃。

而至于章台国边境的兵将已经断粮有七个月,就连戍边的正三品大将每天都只能吃两端饭,吃的是稻谷皮拌黑豆,这东西其实是用来喂马的。

所以他将兵将拉到两国边境,只是想洗劫傲来国的粮仓,可惜被发现了。

这位将军面有菜色,因为长期饥饿身体瘦弱的原因,身上的铠甲显得大了两圈,他连自己的两柄大锤都没带。那两柄大锤那是御赐之物,锤柄为银制,他派人偷偷把它卖了,给手下将士换了两日的粮。

混到这份上将军也没什么可做了,他索性连脸皮也都不要,大大咧咧地走到阵前说道:“我们不为别的,就为混口饱饭吃,将军您傲来国富庶殷实,还请可怜可怜我们这些快饿死的兄弟。”

“荒谬,本将岂能放粮以助敌国。”

“哼,哼哼,好啊”

章台国将军冷笑了几声,“我这些兄弟若没有粮食早晚也会饿死,那不如就博一把了。你看,我们有万余人,纵然战斗力不如贵国将士,但杀你个五千还是没问题,即便抢不来粮食,五千个人也够我们吃几顿饱的。兄弟们,可愿随我一战。”

“战战战”

“你这无赖”

“快要饿死的人了还说什么无赖不无赖本将没有下令去抢你傲来国平民,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既将军您不愿借粮,那就战吧。”章台国将军一抬手,示意弓箭手准备。

“等等等等”

千钧一发之际,一位身材十分高大的和尚冲到了两军阵营之前,汗流浃背,弯着腰喘了好大一会儿气。

这和尚自然就是金蝉子传世的普慧和尚,匆匆十四年过去,他老了不少,脸上也被风雨侵蚀得更加粗糙,已经出现皱纹,只是他悲悯苍生的胸怀让这种老态呈现出来温和入水的慈祥。

两国将军都很敬重这位悲悯的高僧,因此没有立时开战。

而这时躲在云端的黑熊精也注意到了普慧和尚,他的身上蕴涵神光,吃了定然能有不凡功用当然现在他的肉还不足以令人长生不老,但提升功力还是能的。

本章完

第71章普慧的心念

“给大师拿些水喝,算了,还是本将自己来。”傲来国将军肩膀旧疾就是普慧和尚给医好的,要知道弓马骑射肩膀之力尤为重要,所以他非常尊重普慧,亲自下马递上水囊。

普慧咕咚咕咚灌了几口,甩了一把额头汗水,席地而坐,示意两位将军也坐过来。

“多谢二位将军能给贫僧薄面。”普慧又起身向两军将士深深作揖,“多谢两军将士能给贫僧薄面,多谢。”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腰也有些硬了,躬下身再站直的时动作很僵硬,两位将军扶了他一把。

他看着章台国将军,目光就像穿过雪域的阳光,那种纯净会让人感觉自惭形秽。

“将军,这仗不可开。”

“可是”

“请听贫僧一言,也恕贫僧得罪。整个章台国已经病入膏肓,将军即便今天开战,也不过抢来两三天的口粮,两三天之后呢边境依旧会是遍地饿殍。不如将军兴仁义之举挥师西进,直入国都,从根本上医治章台国的恶疾。”

章台国将军的脸色霎时变了。

这番话直中要害不错,但后面几句分明就是在怂恿他起兵造反。

“大师,何出此大逆不道之言。”他虎目怒张,手已经按住剑柄,这种诛九族的忌讳实在犯不得。

“将军你可知道,这半年贫僧埋葬了多少章台国百姓1278人贫僧记得清清楚楚,你看贫僧的手,上面的茧子磨了一层有一层,可是那些被饿死的人根本埋不完,这数字也只是被饿死的人的零头。回头看看你手下的将士吧将军,何为顺,何为逆你自己应该找得到答案。”

没等章台国将军开口,普慧就又道,“沉疴不起,章台国百姓永无出头之日。如果将军担忧背负谋逆罪名,可先斩贫僧的头颅,把罪责推到贫僧身上。”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普慧把章台国将军的青铜剑拔出来,递到他手里,然后从容一笑。

哈,哈哈,章台国将军放声豪笑,手从青铜宝剑上慢慢摩挲过去,铮的一声清越吟鸣,剑锋在阳光下反射出夺目光芒。道理他明白,那么挥师西进吧,他没有犹豫很长时间。

“本将连御赐的双锤都卖了,早已经是死罪,身上又何妨再多几条罪名众将士们,随本将回国都请命。”

“贫僧代章台国百姓先谢过将军。”普慧又是长长一揖。

灾难最终还是化解了。

后来章台国将军带兵回到国都,联合朝臣逼国主退位,拥立二王子继承大统,遣散佛教徒耕种务农等等,不必复述。

这也是普慧和尚希望看到的,他的佛性不在讲经教条,一言一行都已经表现着最深邃的悲悯情怀。

傍晚时他回到住处,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灌下去,准备躺下休息,几个小孩围过来给他捶背捏肩,都知道他很累,他总是这样。而这些孩子都是他在章台国收养的小难民。

“师傅,外面要打仗么”苦难的生活让这些才岁的小孩儿都明白了打仗意味着什么,他们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时刻都有种危机感,就好像一只手不知在何时就会把他们拉回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