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2 / 2)

“弟子惶恐”

“你比为师想更出乎预料,以后那些道学佛学经卷不必再研习了,为师所知远不足以教你。为师教你仙道法门”

墨非登时一喜,像菩提祖师叩拜道:“多谢师傅成全,多谢师傅成全。”

“跟为师来。”

菩提祖师用拂尘示意墨非其身,在空中挥动了一下,噌的一声,地板开始移位,那株梅树也因为地板的移位挪开了三米多远,下面露出黝黑的地洞。

在灯光的照射下可以看到,地洞下面是有阶梯的,只是似乎长时间没有打开过,上面积了一层灰尘。

墨非跟着菩提祖师往下走,估计已经深入地下一公里,这时原本黝黑的空间忽然有了光线。

就见台阶尽头有座烟气飘渺的巨潭,里面并没有水,而是闪烁着密集的红色电弧,就像一道道灵蛇在烟气里来回穿梭,所发光芒照亮了周围环境。

仔细看时,那座巨潭根本不是石潭,而是一座大铜鼎的鼎釜,足有百米方圆,竖起来的鼎耳都有四米多高。

“师傅,这是什么”

s:感谢书友baby徐、镇无在qq阅读发的红包。

本章完

第55章逐出师门

菩提祖师将拂尘麈尾一甩,飘渺的烟雾就像幕布般像两边散开,只有巨鼎边缘有一缕缕的烟气流出来,就像烟瀑布。他跟墨非站在鼎足下面,这是一尊巨大的青色铜制圆鼎,高约三十六米,巨大而沉重的鼎足已经陷入地面之中。

“混元鼎,这本是为师的法器。”菩提祖师仰视巨鼎,伸手捋了捋飘逸的胡须,脸上多少有些得意神色。

墨非满腹疑窦,这阵势可不像是要教他七十二变与筋斗云。

他不敢跟祖师并肩,故意错后一步,视线在青铜巨鼎上游弋,真大啊,在西游记里除了变大的金箍棒,应该没有比此鼎更大的法宝。

“此鼎乃首阳山之铜所铸造,其山得天地初开第一缕阳浊之气,沉于山腹岩层中,历无数劫变化,形成铜矿,名为,为师当年取了十中之六才铸成此鼎。其余四份在神魔大战时,被黄帝所得又铸三尊小鼎。此鼎牢不可摧,混为一体,故以混元为名。”

菩提祖师用拂尘柄指着鼎口闪烁的雷光电弧,让墨非看,“鼎有九九八十一道混沌天雷,此雷是天地雷火之源,生机之本,足可助你修成无上仙道。”

听起来似乎比七十二之类更有逼格,可怎么练呢墨非拱手向菩提祖师拜了拜。

“我弟子不是很懂。”

“此鼎内壁篆刻有修行口诀,共九卷,十三万五千字,乃是为师仙道之精要,你入了鼎内皆可以自行研习。”

菩提祖师转看墨非,神色烟轻云淡,但墨非能感觉出来他对自己这个重字辈的小徒寄予的厚望,他的目光有些深沉,甚至能体会到沉甸甸的重量。

“多谢师傅器重”

“你去吧。”

老祖袍袖一会,一朵白色云彩蓦然聚积在墨非脚下,踩上去软绵绵的,但是却托着他进入了混元鼎内部。祖师又温和地看了他一眼,身形一转,便消失在空气中。

第二天小雪。

斜月三星洞里的几树梅花凌寒而开,灼灼其华,几位如字辈的女弟子临升坛前还都在赏梅花。

说起来西游世界的仙子们也都挺无聊,抚琴、作诗、赏花就几这样,还不能自拍,现在姑娘两样就秒杀了他们,逛逛逛,吃吃吃,当然这是墨非的想法,他还是改不了以现代人的目光审视西游世界的毛病。

不过他今天没在,菩提祖师升坛说法的时候也依然没有出现。

葛飞同样没来,百十个蒲团就空出来了两个,而且还是首位跟末位的,最为显眼。

钟声一响弟子迅速来到大殿,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这两人出哪儿了

这时菩提祖师已经升坛,脸上带着愠怒,向两个空蒲团扫了一眼,怒声道:“哼重字辈这小徒受不得一点苦,经不得一点难,昨夜竟给逃去了。如此惫懒之人还修什么道真乃我门中之耻辱,从即日起将第七辈重字格去,换成性字,免得因重明这逆徒扫了我的门风。”

到这时,菩提祖师门中十二字终于和西游记相符,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

这就代表墨非被彻底逐出师门,比孙悟空被敢走还要狠,起码孙悟空还留着菩提祖师门下十二字的悟字。

底下众弟子噤若寒蝉,他们还没见祖师发过这么大脾气,连门内的字都改了。心里更是一片嘘声,想着墨非这家伙真是不知道好歹,祖师给赐了“重明”的法名明显有传授衣钵之意,反而轻易给逃跑了,辜负了师傅的殷殷厚望,真是猪狗不如。

随即他们又想到了葛飞,这位已经跟了祖师二百余年的大师兄,也是继承衣钵的候选人,怎么也走了

“真彦师兄呢”

“不知道啊,按说墨非逃走,师傅定然会把衣钵传授给真彦师兄,他这么一走实在可惜的很。”

“谁说不是。”

“你等议论什么今日便不用修道听经了么”菩提冷声一喝,止住底下的议论,继续讲解经文,释、儒、道三家并容。

只是视线却一直望着长空,有些叹息之色。

假如把这道视线无限延长,穿过飘零的雪花,穿过孔雀王朝拜佛焚香腾起来的烟雾,远向大海以外的南瞻部洲,会看到那里的天空是晴朗的,有一道金光正从那里向九重天阙疾驰。

葛飞,以菩提祖师无上修为能够看到他。

此时的葛飞正驾着云彩向南天门疾驰,他的腾云之术名为“金光纵”,一去八万四千里,后面托着长长的金光。

十几分钟后到了宏伟的南天门,有四名天将正压着一个大臣模样的人走过来。

这人不时的扭头高呼:“陛下,臣并非有意为之,看在臣伺候陛下多年的份上,饶了臣吧。”

“陛下,那琉璃盏并非臣故意打破。”

“陛下看在臣伺候您千余年的份上,看在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陛下”

这人自然就是刚打碎了琉璃盏,被玉帝贬出天庭的卷帘大将。

他心里不服,快被压到贬仙台时候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