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的那棵粗大的松树后,闪出一人,约有六十左右的年纪,脸色红润,精神矍铄,只是一头的白发和半尺银须似乎与年龄有些不符。
头上无冠,挽成个道髻,上插一枚竹簪,一身洗的有些发白的皂清道袍,白布长袜,脚蹬一双云勾布鞋,手持一柄深色麈尾佛尘。
我去神仙别逗了,堂堂二十一世纪,妖怪都不能成精了,哪里来的神仙。还特么掐指一算,今日贵客登门纵然你住在这仙境一般的地方,也别再忽悠在下。
什么故人之子,纯属故弄弦虚,你是不是看谁都像故人之子啊拿个蝇甩子就把自己当天师了
易洋的不以为意,老道似乎毫不放在心上,抚了抚银须,淡淡笑道。
“你可知那扇木门,为什么会是虚掩的这青龙山的峰顶可不是寻常人都能到的地方。你姓易名洋,有个双胞胎哥哥叫易明,对吧你母亲叫易玲,多半早已不在人世了。唉这一切都是命数啊。”
神了认识自己倒也不奇怪,知道哥哥的名字还算厉害,可是就连亡母的名讳这老头都知道,身上那仙风道骨的悠然气质更是炽烈了几分,莫非这真是一个隐居室外的活神仙
易洋不敢怠慢,先前的不以为意立刻收敛起来,但还是半信半疑的试探道。
“请问真人道号,难道您老人家认识先母这扇木门莫非真的是为在下虚掩的”
“真人之称,那也太抬举贫道了。老朽道号卧龙散人,与先母有过一面之缘。小友这边请我可不是什么活神仙,只是稍稍懂些占卜之术。”
卧龙散人易洋心中一动。老道说完,佛尘往左臂一搭,怡然转身走进了草庐。
你还别说,这草庐外表看上去十分简陋,但里边却是温暖洁净。一张不知年代、不知树种的大树根,随势就型做成的茶几,透着天然的古意。几把短凳也是树根制成,只不过细小了些。
草庐里边支着一铺低矮宽大的草塌,足以睡下两三个彪形大汉,青铜打造的火炉上一把铜壶吱吱作响,冒着欢快的白气。
“火候正好,小友不妨先尝尝老道的桦茸茶,此物虽然在北方山区比较常见,但却不一定有老朽的炒制方法。”
这不就是桦树泪嘛,学名桦褐孔菌,丹江市山区也有,传闻用它泡水喝能防治癌症,卖的倒是挺贵的。天然的桦树泪越来越少,假冒的市面上遍地都是。
易洋哪有心思喝茶,心里正好奇得等着卧龙散人答疑解惑呢,只觉得暗红的茶汤入口极苦,隐隐还带有桦树的香气,别的倒也没什么发现。
“老衲今年八十有二,那是十八年前的旧事了。当时贫道云游四方,只为磨练一下心性。走到丹江市上沟村,随地化缘,恰巧碰上了你的母亲。当时你们还不满周岁,家境贫寒,易居士性情善良温厚,因此有一饭之缘。”
“孩子,你不知道吧。你们哥俩的名字还是贫道所起。本取明日二字,日与阳谐音,所以你叫易阳。老朽粗懂医术,已看出易居士积劳成疾,但当时贫道道行尚浅,根本无法救治,唉也许,这就是命吧。”
啧啧八十多岁的老人面容看起来也不过六十左右,若不是须发皆白,易洋还真不敢相信。
原来如此,想不到这个神仙似的老道居然和母亲有一面之缘,易洋心下不由大感亲近,可是自己的名字怎么到后来由阳变成了洋呢
“感谢仙师赐名之恩,不过我的洋字却不是阴阳的阳。另外敢问大师,世界上真的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吗易洋有个不情之请,不瞒您说,我哥哥易明被人绑架了,能否请仙师赐教一二,算上一算。”
“呵呵,小友稍安勿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的自然按现在的科学来讲这叫规律,从道家的角度来说,可称命宿。世间万物,皆有规律,这可不是贫道所能改变的。不过”
第一百四十三章拜师学艺
卧龙散人话锋一转,易洋这回可耐心得多。凡是有点本事的人,偶尔卖卖关子,也是必须理解的。
“仙师的名号,老朽愧不敢当。但我泱泱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有些古籍秘术也不足为奇。阳至刚至强,火性炽烈,洋集水力,至柔至阴。”
“你本金命,金多则水滞,水滞则多桀,喜火制金。你命局火旺且强之时,喜水来尅火,金来消耗火力,土来洩火之气而忌火再来增火势,亦忌木来生火。急需要水。”
“所以你的阳字变成了洋,贫道竭力修补你兄弟二人的命格,不得不出此下策。天机不可泄露,老朽只能告诉你易明的性命无碍,其余的事情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我也推算不得。”
什么阴阳水火,听得易洋是云里雾里,脑袋生疼。实在过于复杂,只要哥哥的性命没有问题,一切都可以接受。老道玄之又玄的讲解,让易洋原本半信半疑的想法,也提升到八成左右。
“道长与盘龙观三清大殿的那块匾额落款的主人,可是同一人在下依稀记得题字之人的名号也是卧龙散人。”
听到这话,白发老道呵呵一笑。“小友还真是有心,不错,贫道就是盘龙观第七代掌教,现在的主持也是老朽的徒弟。十五年前一场火,三清殿原来的匾额也因此烧毁,让小友见笑了。”
能够远离世俗,忍耐寂寞,在此地结庐而居,就算不是神仙,也是本事不错的世外高人。更何况作为一代掌教,此处虽美,生活却是孤独清苦,就这份心性足以让自己好好学上一辈子了。
“老神仙不愿多讲,在下也不勉强。道长如此仙风道骨,易洋心下仰慕,不知您老人家可否收在下为徒,跟随您修炼悟道,打磨一下心性”
“哥哥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一日没有他的消息,在下的灵魂便一日不得安宁。身外之事,更是心灰意冷。功名利禄,视如粪土,我自幼命苦,不如遁入空门罢了。”
这话虽然发自肺腑,却是包涵着委屈和牢骚。老道黏着几根银须,微笑着摇了摇头。
“呵呵,小友虽然命运多桀,但是命理诡异,将来必定高贵显赫。你虽有道缘却无道心。青龙山是留不住你的,再说修道悟炼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拜师之事万万不可。”
“夫成大事者,哪个又是一帆风顺相信我孩子,这不过是老天给你出的一道难题罢了。你与易明,感情深厚,有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你的路不在这青龙山上,你的心也不在盘龙观中。”
这老头儿居然能看出自己命理诡异,道行肯定不浅。跟着此等高人修行,必定受益匪浅,想到这里,易洋的执着劲也上来了,不管不顾,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