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用这个故事,细致的描述了一个独裁政府的可怕,也告诉我们,这样的结果。
我可以想象,江拍摄这样一部电影,有着极大的压力,我可是听说中国的网络,是有一道墙的,那岂不是正像是这部电影中展现的那样,当权者想要让大家闭上眼睛,捂住耳朵,但永远也遮挡不住思想。
思想具有力量,自由的理念,应该在每个人心中。
不妥协,不做沉默庸碌的人,是江用这样一部电影,传达出来的思想。
高压之下必有反抗,沉默的越久,反抗也就越激烈。
影评神秘的v
在v字仇杀队当中,最神秘的无疑是男主角v,我们不知道他是谁。
我找遍了演职员表,没有找到他的扮演者。
可以想象,这是导演江在玩的把戏。
整个电影都在讲述最后的一种思想,一种理念。
v不是一个人,是一种不灭的思想,不灭的理念,它是自由的象征,是反抗的象征,是不妥协的象征。
江或许认为,把v这样一个象征性的人物,束缚在一个演员身上,是对v的不公平,所以他没有把v的扮演者公布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是v,都是面具下的那一副面孔。
或许在未来世界,真有北方之火这样的组织再次出现,统领了一个国家,封闭了每个人的视听,让人在虚假与恐惧中生活。
我希望那个时候,能有v这样的人出现,唤醒大家对自由、对爱的向往。
江以一百三十分钟的时间,把一种思想传递给我们,我们要有爱,要有大爱,要对世界充满希望。
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是单薄的,但千千万万个人的力量就是强大的。
思想不会灭,只要自由的思想还在传播,v就不会死,他是我们每个人,也是永恒不灭的思想。
影评这个决定我不能做
v是一位复仇者。
江用大篇幅讲述了v的过去,他一系列的行动都是在复仇,只不过他成功的唤起了人们对自由的渴望。
这不是一部以暴制暴的电影,这是v的复仇,但最终又不是v的复仇。
在电影的开始,确实只是v的复仇,只不过通过电影的深入,艾维与v的一番对话让v彻底明白过来,他虽然打着帮助民众的旗号,但却依旧是自私的在复仇。
所以,在电影的最后,v选择了自杀。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那里的对话。
v:不,再没有诡计,再没有谎言,只有事实。事实是,你让我明白了,我是错的。明白了板下开关的决定,不该由我来做。
艾维:为什么
v:因为这个世界,我是其中一部分的世界,我帮助塑造的世界,将在今晚消亡,而明天,将是不同的世界,该有不同的人来塑造,这个决定应他们来做。
这里似乎有些难以理解,但其实并不难理解。
v帮助塑造的世界,是激起人们内心中对自由的渴望,对独裁的反抗,这是他塑造的世界,但他塑造的这个世界,在今天就将会消失,因为这一晚上,大家就将会反抗成功,明天大家就不必再反抗独裁,是新的世界。
新的世界,应该有新世界的人来做决定。
v不能来做这个决定。
艾维很不理解,她想跟v一起离开,但是v并没有同意,他所应该在的位置,是隧道的另外一端,不是这边。
所以,最终,v选择了死亡,他为什么要选择死亡
因为他突然发现,如果不死亡的话,他在人民中巨大的声望,很容易使他变成第二个苏特勒,他不能成为这样的人,所以,他只能死亡。
他死了,思想还会继续,他不死,所谓新的世界只是一个笑话。
v必须死,与国会大厦一起飞上天,或许对他来说,是最好的结局。
影评江的野心
v字仇杀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是江目前为止,野心最大的一部电影。
已经数次入围奥斯卡的江夏,一直没能拿下最佳导演,也没能拿下最佳编剧,只有一些不痛不痒的奖项。
偏偏江是一位固执的人,他不想以学院派的电影,去冲击奥斯卡。
他选择了这样一部充满了暴力的电影,但思想绝对深刻,在符合了市场需求后,也符合了奥斯卡评委们的想法。
更主要的是,这是一部英语电影。
江入围奥斯卡的电影,全都是中文电影,真正能冲击的奖项,最现实的奖项,是最佳外语片。
所以这次,他选择了英语片,用一部英语电影去冲击奥斯卡。
不管大家信不信,我真的从这样一部r级电影当中,看到了江冲击奥斯卡的野心,甚至我认为,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如果不给江,都是最大的黑幕。
v的思想太深刻,v给人的希望太深刻,特别是最后当所有人摘下面具,已经死了的人复活,站在那边望着烟花,那一种思维上的震撼,是无以言说的。
或许,我们将会看到一部r级电影,拿到奥斯卡也说不定
我支持江。
本章完
第一一三二章或许
第一一三二章或许
国外的各种影评非常的多,一点点的渗透到了国内来。
网友们看了影评后,也有点明白江夏表达了什么。
江夏在电影里讲了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是自由、是希望、是抗争、是不屈。
通篇出现的是希望一词,但更多的人愿意用自由来形容它。
一些经典的台词,也从国外传了进来被很多人当成签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v字仇杀队的台词都很受欢迎。
“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为,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心。”
“我们的尊严不值得什么钱,但那却是我们唯一值得拥有的东西,是我们最后的一寸领土,但在那一寸领土里,我们是自由的。”
“艺术家用谎言揭露真相,政治家用谎言隐瞒真相。”
“没有一定会怎样,只有可能会怎样。”
“世上没有巧合,只有巧合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