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3(2 / 2)

“咚、咚、咚。”

办公的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只见王海龙敲门进来,手中还拿着一份今天的报纸,一进来就道:“老板,您看了今天的深海日报没有呢”

唐飞放下手中的茶杯,笑着道:“还没有来得及看,怎么,有关于我们的新闻”

只有关于九洲工业集团的新闻,王海龙才会亲自拿着今天的深海日报亲自过来,他走过来,将报纸在唐飞的面前打开,高兴的道。

“老板,您看。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大篇幅,图文并茂的对我们的动车组进行了报道。”

唐飞拿起这份报纸,兴致勃勃的看了起来。这是一篇关于jf200a型动车组的报道,不但有大量的文字,还配了动车组的多张彩色图片,其中一张显然是在长州市火车北站拍摄的。

自己的动车组前两天抵达长州市北站,在那里停了一天,没有想到,不仅仅只是长州日报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连深海日报都不列外。

心情不错的大致看完这篇报道,唐飞道:“咱们的这列动车组已经离开长州火车北站,继续在京长线上进行试验性质的试运行,第二列动车的试制工作,目前是什么样的进展呢”

紧随第一列动车之后,第二列动车组的全面试制早就启动了。

第二列动车的试制,也是九洲工业集团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唐飞显得比较关注。王海龙向唐飞详细的汇报这一列动车组目前的试制进展。

在九方动车公司厂区没有建成使用之前,第二列动车组零部件制造,基本和第一列车一样的模式,部分零部件在九洲工业集团进行生产制造,部分零件在红星厂进行生产制造,其他的零部件则从外面采购,或交给相关的供应商进行制造。

王海龙对这个情况比较清楚,对进展也了如指掌,他汇报得比较详细。他还告诉唐飞一个好消息,从三月份开始,九方动车公司有一部分厂房可以开始投入使用,进行动车组一些零配件的生产制造。

巨大的整车总装中心建设进展也比较顺利,再过两、三个月也将彻底的建成完工,第二列动车组的整车组装可以不必要放在红星厂,而是可以在九方动车公司厂区进行。

听完详细的汇报之后,唐飞心中一片满意。

不管是王海龙,还是杨成林,都非常的给力,将事情管理的井井有条,基本不用自己去担心,下面各分子公司的管理团队也非常不错。

再过三、五个月,第二列动车也将开始进行整车组装。有了第一列动车组的生产制造经验和基础,第二列车应该要顺利很多,周期应该也要短得多。

北方航空发动机厂,它也叫336厂。

这家工厂是国内很有实力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号称国内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的摇篮,创造了共和国航空工业史上的很多个第一。

无人机发动机的试制,也由336厂承担。

余绍光和易春华前两天一起去了京城,将他们在无人机发动机试制过程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详细的汇报给了军方,也希望寻求军方的帮助。

军方郑重的听了他们的汇报,当没有当场承诺什么,而是需要他们回去等消息。

时间紧急,发动机的试制周期本来就只有两年,现在更是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时间上再也耽误不起,两人没敢在京城久呆,马上一起回了厂。

回来之后,除了等军方的消息之外,自己还是必须努力。身为总工,易春华又投入了发动机的试制过程之中,重点还是诸如发动机叶片的加工,因为这类零件到目前为止也达到不到设计的精度要求。

易春华成立了攻关小组,由他亲自任组长,试图通过改变加工参数,改变加工路径等方式,希望最终勉强能达到加工精度要求。

不过,一连两天下来,情况似乎不理想。

余绍光也在关注进展,这不,他将易春华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关心的询问道:“老易,情况怎么样了呢,有希望吗”

易春华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情况不理想,我们改变了加工参数,甚至是改变了加工路径,各种尝试下来之后发现,九洲工业集团提供的技术资料上,那些加工参数和加工路径是最合适,也是最完美的。”

也就是说,易春华他们的尝试没有收到效果,相反,情况还要更加的糟糕,因为九洲工业集团提供的技术资料上的参数已经非常完美,你再去改变,情况只会更差。

余绍光也叹了一口气,“看来,还是必须要有高精度的五轴加工中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办公室之中的气氛有一点沉闷,两人都久久不语,直到一声电话铃声打破了这种沉闷。

这是一个从京城打过来的电话,准确的说是张平亲自打过来的。

第550章余绍光登门拜访

余绍光拿起了电话。

电话之中,传来了张平的声音:“余总,你们现在的压力很大吧。”

余绍光也不隐瞒,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如实的道:“我们的压力确实非常大,好几种零件的加工精度都达不到要求,不过,我们正在努力想办法,已经组织了技术攻关小组,只要给我们一定的时间,我们有信心一定能攻克这些难关。”

张平道:“无人机的试制,时间上已经比较紧急,我们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将这一款无人机试制成功,在国际上,美国人可一直不安分,一直努力刺探我们的情报,我们要赶在美国人了解到我们无人机性能之前,尽快将它试制出来。”

闻言,余绍光一阵默然。

旁边的易春华已经听出来,这是张平打来的电话,似乎在电话之中询问零件加工的问题,顿时,他微微低下了脑袋。

电话里头,张平似乎感受到了余绍光的沉默,不禁哈哈一笑,爽朗的笑声从电话里面传了过来,接着张平道:“余总,你们不要有压力,零件加工精度达不到的问题,目前已经迎刃而解了。”

什么

余绍光开始没有反应过来,足足过了两、三秒才回过神来,用难以置信的口气道:“张主任,这是真的吗”

张平肯定的道:“千真万确”

得到肯定,余绍光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心中的压力顿减,如果解决了零件加工精度的问题,那无人机发动机的试制对他们来说问题不大,因为九洲工业集团提供的整套技术资料非常详细,另外,他们厂的技术力量也比较雄厚。

在轻松之余,余绍光很想知道,军方是怎么解决这一大难题呢

于是余绍光就问了起来,“张主任,零件加工精度的问题是怎么解决了,难道国内某厂有高精度的数控五轴,能胜任这样高精度零件的加工吗”

这一款发动机的涡轮叶片,风扇叶片等等,精度要求很高,叶面形状复杂,不是一般的设备能胜任的,余绍光知道,必须是高精度的先进五轴加工中心。

张平哈哈一笑,郎声的道:“九洲工业集团就有这样的高精度数控五轴,你们达不到精度要求的零件,由你们进行前期的粗加工,半精加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