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一品美食 > 分节阅读 123

分节阅读 123(2 / 2)

饶名扬抬头一看,见是陈文松,就笑道:“我今早熬了点皮蛋瘦肉粥,你要不要吃点”

陈文松顿时兴奋地道:“饶总你又推出新美食了多少钱一碗”

饶名扬摇头道:“还没正式推出,今天刚试验一下呢你要不要先尝一下,不要钱”

陈文松急忙点头道:“要要要,不要是傻子”

于是,饶名扬对一个厨房学徒吩咐了一声,叫他给陈文松装了一碗。

然后,没过几分钟,剩下的粥就全部被其他女生装完了。

陈文松一边吃粥一边赞叹道:“饶总,你这本事,真是绝了做什么都好吃啊皮蛋瘦肉粥我吃过无数,但没有那家餐厅或酒店做的皮蛋瘦肉粥有你今天做的这个好吃”

饶名扬笑道:“过奖,过奖”

陈文松道:“可不是夸你,这是事实你问他们,你做的美食是不是天下一绝”

店里的员工自然全部点头,直赞饶名扬饶总厨艺了得,每推出一款美食,都是绝顶的美食。

然后,陈文松又问这个皮蛋瘦肉粥的推出时间。就这今早一碗,他吃得不过瘾啊

饶名扬就笑着道:“明天就推出,欢迎来品尝”

陈文松听了,自然非常高兴,跟饶名扬聊了几句,然后满意地离开了一品居。

因为熬粥所用的食材都比较简单,而且可以一次熬一锅,也不费事。所以,饶名扬和周娴莹、卓雨商量后,这个皮蛋瘦肉粥虽然是厨神级的,但价格只定了100元一碗。

第214章皮蛋厂

7月28日中午,湄谭一品居官方薇信公众号再次发布消息,一品居即将在7月29日早上开始推出皮蛋瘦肉粥,100元一碗,每天只熬一锅,有20多碗,售完为止。

消息一出,顿时又引起了薇信网友们的轰动。

“喜大普奔啊,一品居又推出新美食了”

“上一次推出清炒虾仁后,有一个多月没有推出新美食了吧现在又有新美食推出了,证明我们的饶总没有放弃研究新美食的脚步,值得点赞。”

“不错不错,明天去试一下”

“100元一份,根本不贵,明天就去尝尝鲜”

“啊啊啊你们都隔得那么近么可怜我不是黔州人,不能第一时间品尝到一品居的新美食啊”

“同情楼上”

“同情楼上1”

7月29日,一品居正式推出厨神级皮蛋瘦肉粥的日子。

所谓皮蛋瘦肉粥,其实就是稀饭而已,其他地方只卖三五元一碗罢了。但是,在一品居却要卖100元一碗,绝对称得上天价。

可是,即使如此,7月29日这天,饶名扬一早熬好的厨神级皮蛋瘦肉粥,也不过1个多小时,不到9点半,就全部售罄。

有些人吃一碗还不够,还要再加一碗,吃得大呼过瘾,大赞这是他们吃过的最好吃的稀饭。

随后,饶名扬开始把这项厨神级的熬粥技能传授给厨房里的厨师。

肖宏兴和黄建华、田伟镇都已经分别学了厨神级的美食烹饪技能,只有韩芹还没有学到。

因此,这一次的厨神级皮蛋瘦肉粥,就教给了韩芹。

就在饶名扬教韩芹厨神级皮蛋瘦肉粥烹饪技能的时候,湄谭县太利松花皮蛋厂,也开始了两代人之间的管理权更迭。

太利松花皮蛋厂,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是整个尊义地区第一家正式的松花皮蛋厂。

创始人胡太利认真研究钻研了皮蛋的生产、口感,松花的形成等各种技术,生产出了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太利牌松花皮蛋。

90年代的时候,太利松花皮蛋厂达到了辉煌的顶峰。他们生产的松花皮蛋远销全国各地,是湄谭县的纳税大户,并被记者采访,登上了人民日报,胡太利还获得了西南皮蛋大王的称号。

但是,随着进入新世纪后,胡太利逝世,竞争对手增多,几个子女继承人争权夺利,管理上的混乱,太利松花皮蛋厂由盛转衰,业务慢慢缩小。

时至今日,这个曾经登上国家级大报、远销全国的名牌皮蛋厂,已经陷入了倒闭的边缘。

主要的原因,除了竞争对手的增多外,还在于胡太利的子女把心思都放在了争权夺利上。大家都不考虑如何维持,甚至壮大厂子,反而吃老本,不思进取,以为他们的皮蛋是名牌,不愁销,一直等着经销商自己上门提货。

在胡太利逝世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他的子女除了争权夺利外,从来没有主动出击、打过一次广告,导致太利牌松花皮蛋名气越来越弱。

现在竞争对手增多,交通方便,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全国各地无数有名气无名气的皮蛋,湄谭以外的消费者都不知道太利牌松花皮蛋这个品牌了。

到了今天,连很多湄谭人都已经忘了这个曾经辉煌的湄谭本地名牌皮蛋。甚至需要他们自己在湄谭街上开了一家皮蛋直销门面,才能把生产出来的皮蛋销售出去了。

在饶名扬教授卓雨厨神级皮蛋瘦肉粥的时候,太利松花皮蛋厂,也在进行着一次厂子的管理权更迭。

胡太利逝世后,厂长的位置落到了胡太利的长子胡岩松头上。然后,副厂长分别由胡太利的次子胡岩搏及女儿胡岩雪担任。

胡太利在世的时候,厂子发展平稳,并且蒸蒸日上,大家还没什么感觉。

胡太利逝世后,胡岩松大权独揽,凭着家族长子的身份和厂长的职位,牢牢把握了太利皮蛋厂的所有大权。

然而,胡岩搏和胡岩雪也不是吃素的,两人联合起来,与胡岩松进行争权夺利,纷纷往自己腰包里装好处。

三人的胡作非为,加上厂里还有其他的亲戚浑水摸鱼,厂子越搞越衰败。到了今天,终于到了倒闭的边缘。

经过无数次的建议、争论、博弈、对峙,时至今日,胡太利的孙子辈们再也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