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爱国,你倒是说话呀。”
等了一会不见张爱国吭声,程琳忍不住推了推张爱国。
“你们母子俩不是有办法吗,问我干什么呀”
一旁张伟也思考着,当张爱国说完,他还真想到了送什么。
“爸,妈。”张伟缕着思绪说道:“人家家里肯定什么都不缺,我们就不要考虑烟酒什么的了。”
“那送啥”张爱国没好气的。
“你听小伟说完不行啊。”程琳还是很护着儿子的。
“依我看,就在这市场里买只老母鸡杀好了洗干净,再买点土鸡蛋送过去,差不多就可以了。”
张伟话音刚落,张爱国就嗤之以鼻:“拉倒吧,送的出手”
“爱国,你还别说,我觉得小伟出的主意不错。”程琳想了一下觉得可行。
“哪里不错了,我看不出来。”
“爸,你反过来想,别人都送贵重物品,我们送这些不显得淳朴吗”张伟还在试图说服张爱国。
张爱国比较固执,他认为的事情被反驳了就不满意了。
“随便你们,反正我出了主意你们也不听,别到时让人笑话了。”张爱国还在不开心。
程琳来气了:“别管他,儿子,走,我们去买东西。”
看着去买东西的母子俩,张爱国灵机一动,转头也去买东西了。
不过他最终还是没舍得买多少,只买了一条中华和一瓶茅台,即使这样,花的钱也让他肉痛不已。
第十章人变则通
等到用过晚餐,张伟跟随着父母前去杨志峰家里。
好在张爱国去过一次,虽然找了一阵子,最终还是顺利找到了杨志峰家里。
一般说来,像杨志峰这种级别的都住在市委大院里,可是他还是喜欢住自己家里,毕竟,这里有他和妻子的回忆。
看着站在杨志峰家门口的父母,张伟有些好笑,他和母亲买完东西回来,现父亲不见了,等了一会才看见他抱着中华茅台回来。
程琳自然生气了,于是一个拿着鸡和鸡蛋,另一个抱着中华茅台。
“谁呀”
敲门过后,里面传来了杨志峰的声音。
“叔,我是卖米的小张。”张爱国连忙回应。
门开了,杨志峰脸上带着笑容:“是你们呀,来来来,进来坐。”
张伟跟着父母走了进去,程琳和张爱国对视了一眼,这才将东西放下。
“你们这是干嘛。”杨志峰看见送东西有些不满意的说道:“心意我领了,东西待会带回去。”
“叔,今天真的谢谢您。”张爱国有些紧张:“也没什么东西,一点小小的心意。”
“对对对,您就收下吧,否则我们睡觉都不安稳。”程琳跟着说道。
张伟打量着杨志峰家里的,房子不怎么大,估计最多也就七八十个平方,两室一厅。
如果一家三口住可能会显得拥挤,但杨志峰似乎是一个人住的,那就绰绰有余了。
在大厅的最里面放着一张香案,两只蜡烛的中间一樽擦的干干净净的铜香炉,而在香炉的后方放着一张遗照。
照片里是一个五六十岁的女子,面容和蔼可亲,只是张伟怎么看都有些眼熟,这女子和母亲长得有点像,和外婆就更像了。
“鸡和鸡蛋我收下了,烟酒拿回去。”杨志峰的态度很坚决。
程琳有些幸灾乐祸的白了一眼张爱国,张爱国尴尬的应声收起了烟酒。
“小张啊,你们哪里人”
虽说别人过来道谢,但杨志峰也不会冷落了别人,给张伟一家倒了三杯茶。
张爱国接过茶嘴里不停的说着谢谢。
“我们离这也不远,就长江对面的海通的。”张爱国开口回答,程琳在一旁笑着点头。
“哟,你们也是海通的”杨志峰一下来了兴致:“海通哪的”
张伟有些惊奇,听这语气杨志峰似乎也是海通人,不过如果是老乡那就更好了。
“海通民强镇的。”
“那离我老家很近了。”杨志峰点头道。
“不知道您老家哪的。”
“就民强旁边的四乙镇,杨家村知道吧”
“知道知道,我家还有个亲戚在那边呢。”程琳略有所思的说道:“我表姨就嫁到了那边。”
“你表姨叫什么,说不定我还认识呢”
程琳想了一会:“好像叫周琴什么的,我也没见过,听我妈说的。”
“周琴梅”杨志峰声音有点颤抖。
“对,就是这名。”程琳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我还没出生她就嫁过去了,后来一家人搬走了,我也是偶然听我妈说到的。”
“你妈叫什么”杨志峰死死的盯着程琳。
张伟在一旁也现不对劲了,好像杨志峰不对劲,再一看那遗照,他心里升起一个念头,难道是亲戚
“叔,我妈叫周琴兰。”
“想不到啊”杨志峰长长的吐了口气:“侄女,你这声叔叫的没错,我那去世的老太婆和你妈是堂姐妹。”
“啊”
张伟一家人都惊讶了起来,这真的没想到,想不到真是一家人,关系还不算远。
杨志峰慢慢的解释了起来,几十年前他结了婚就来魔都工作了,一家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