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强和丁华一前一后地回答,发现自己与同伙的回答不一样之后,又赶紧改口,结果又撞车了。两个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算是正确。
李愚伸出手,在两个人的额头上各拍了一下,斥道:“马祥兴派出的都是什么窝囊废,你们连怎么说话都不知道吗”
“不知道,求李哥教我们。”两个人不敢乱说了,一齐开始装怂。
李愚道:“你们回去,告诉马祥兴,就说你们已经抓住我了,对我拳打脚踢,逼着我跪在地上求你们饶命。”
“”
两个混混无语了,跪在地上求饶命的,好像是他们俩好不好
“我让你们这样说,你们就这样说”李愚道,“你们还得说,已经问清了有关无影毒的事情,是我在医生那里吹牛,其实根本不知道啥是无影毒。是一个姓罗的神医开的药治好了中毒的人,故意推到我身上。”
“这”
两个混混都迟疑起来,他们明白了李愚让他们这样报告的目的,但这是明显的谎话,万一被拆穿了怎么办马祥兴也不是吃素的,自己回去对马祥兴说谎,结果也是很可怕的。
李愚摸出手机,按了几个键,手机里放出来一阵录音,正是二人刚才向他坦白交代的那些话。李愚对他们俩进行分别审讯,又以酷刑相要挟,所以两个人都不敢隐瞒,一个比一个说得更全面。现在听到录音,俩人都傻眼了,这段录音如果落到马祥兴的手里,自己被剥皮实草都是轻的。
“你们自己看着办吧,一个办法是照我交代的说,一个办法是你们回去实话实说,顺便告诉你们马老板,你们都跟我交代过什么内容。”李愚道。
“不敢不敢,李哥,我想明白了,您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一个字也不敢改。”冷强赶紧表着忠心。
“是是是,我们根本没有向李哥您说过啥,都是李哥您呃,您跟我们说的那些。”丁华也跟着附和道。
“这就对了。”李愚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运指如飞,在两个人的手上、腿上分别点了几下。两个人只觉得一阵微微的疼痛,随即手脚就行动自如了。
“谢谢李哥,谢谢李哥。”
两个人翻身而起,从坐姿换成了跪姿,向李愚磕头致谢。反正刚才更丢人的表现他们也有过了,现在下跪磕头也不算个啥。对面这位老爷会打人,还会点穴,可是天煞孤星般的存在,自己表现得下贱一点,绝对是明智之举。
“你们自己下楼去,别惊动其他人。记住我的电话号码,如果马祥兴要对我有什么其他举动,你们别忘了提前通知我,否则如果我遇到了麻烦,我不会忘记你们俩的。”李愚警告道。
“是是是,李哥放心”
“还有,出去之后,你们俩先串串口供,别再出现俩人说话对不上的情况。万一被你们马老板识破了,我可救不了你们。”
“谢谢李哥提醒,还是李哥对我们好”
“去你们的,滚”
“滚李哥,这是楼顶”
“真特喵傻瓜,我不是让你们真的滚,是让你们滚开”
“明白明白,我们滚,我们滚,李哥晚安”
两个小混混忙不迭地滚走了,楼道里不时传出一两声闷响,那是俩人慌不择路,撞到了楼梯扶手上。
李愚站在楼顶,看着两个混混出了楼门口,一溜烟地向外跑,眉头微微地皱了起来:
这件事终于还是让梅天富察觉到了,想必日后这样的试探和骚扰还会出现。有这样一个没底线的对手,还真是一件麻烦事,自己该多加提防了。
第八十三章扫盲班
“希望之星农民工文化实习学校”。
李愚看着残破不堪的大门外挂着的这块白底黑字的旧木牌,第一个感觉就是自己走错路了,这么破的地方,怎么可能是一所学校呢
“李哥,没错,就是这里。”
身边的颜春艳拽着李愚的衣袖,生拉硬扯地把他带进了学校。
受申家泽的启发,李愚认识到自己要想学习现代科技,必须先把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给补上。他跑遍了渝海城里的什么“思而学”、“学而乐”、“乐而教”之类的课外辅导机构,一说自己的诉求,大多数机构的接待人员都大摇其头,表示自己这个机构能力有限,开不出这样的课程。个别表示可以接收的,李愚去看了一下他们推荐的课堂,发现里面的学员每三个人的年龄加在一块才和他一样大,于是只能掩面而走,不敢再多逗留一刻。
这个问题,最后让在药膳坊当临时工的颜春艳给解决了,她告诉李愚,渝海城里有一家专门为他这种没文化、没学历的成年人进行文化实习的学校,而且收费低廉,在打工界颇有名气。李愚大喜,让颜春艳带路,结果便到了这个地方。
这所文化补习学校,位于渝海市的城乡结合部,旁边方圆一里都是各式各样的违章建筑,充斥着各种废品回收、五金加工、板车修理、成人保健、莞式按摩、无痛那啥之类的门面。如果不是颜春艳自信满满地给他带着路,李愚只怕走到半截就溜号了。
学校是依托一座旧仓库建立起来的,围墙高耸,顶上还嵌着碎玻璃。大门已经年久失修,李愚很怀疑让颜春艳去踹一脚都能踹倒。大门边上挂着的牌子倒是准确无误地指明了这里就是一所补习学校,而且是面向农民工群体的。不过牌子上的字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歪歪斜斜的,肯定不是语文老师写的
半推半就地跟着颜春艳进了学校大门,里面的环境倒是让李愚稍稍感觉踏实了一些。学校的正当中是一块大空地,估计是过去装车卸车的货场,现在铺了些煤渣、石灰之类的,还立了几个篮球架,靠边摆了两张看不出本色的乒乓球案子,这应当就是学校的操场了。
围着操场一圈,是几排高大的单层库房,其中分隔开来,就是一间一间的教室。在教室外侧的墙上,见缝插针地挂着一些人像,有什么祖冲之、黄道婆、杜甫、李白,也有什么笛卡尔、爱迪生、牛顿、安培。在屋檐下面,还有大字条幅,写着“知识改变命运”之类的励志口号。
李愚他们到的时候,正是上课时间,好几个教室里都传出来老师讲课的宏亮声音,还有学生朗读的声音。有的班声音显得很浑厚,像是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