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大款的脸上顿时皱成苦瓜样,前些天刚送了大礼,这会又张口索要,这也太狠了吧
他们一个个哭丧着脸,轮流倒苦水,说什么家底不够丰富,今年收成不好,又接连碰上战事什么的,总之各种借口,仿佛他们也是穷得一日两餐都吃不上的穷人一般。
他们心里也清楚,不捐就会得罪衙内,只怕连门都出不去,捐太多又肉痛,因此先哭穷,等会捐少也有理由。
不少人象征xg的捐了一些,也有小半人捐出不少,他们心中的想法大体相同,都是颇有眼界,看得长远一些,当是真心依附的投资。
就算衙内真的是开空头支票,他们损失了一笔,但只要田地在手,半年就能赚回所有的损失,犯不着把衙内给得罪了。
当然了,如果衙内不上道,还继续以各种借口压榨他们,把他们逼得走投无路的话,别怪他们学着王棠闹玩儿。
把这些大款送走后,卫大衙内让巫悠把所有的捐款名单收好,将来好兑现他的承诺。
有了部份大款的大力支持,卫大衙内的压力得到较大的缓解,但接下来还有更多更头痛的事儿需要处理。
这些流民不可能都住在百陌城,需要分流到各郡各县,这就需要各郡县的太守县令全力配合,做好尽快接受的准备工作,这方面的工作量很大很繁琐,总之能够累死人。
分流这百万流民所面临的各种麻烦太多了,就比如这能把人冻死的鬼天气,对流民的迁移过程就是个严峻的大考验,弄不好还有可能出意外,卫大衙内可不希望出什么让人心情不好的意外。
这个工程实在太庞大了,卫大衙内不得不催促巫悠和田豫赶紧想出解决的好办法来。
如今,左军师祭酒田策之子田豫,温子山之子温俊臣都已经崭露头角,成为官二代中的翘楚人物,得到了卫大衙内的重用,象鹰扬郎将夏侯义之子夏侯衡,表面上是受到了颇为严厉的处罚,实则正得衙内全力栽培,有统掌中央军团的锦秀前程,不知多少人眼红羡慕。
三人是官二代的翘楚,也是学习的楷模,却把同辈的世家公子哥、官少们给害惨了,他们家的老爷子发了狠,玩命的往死里栽培,别说还想要拎鸟笼逛青楼把良家小娘子了,长辈们栽培之严格,学习强度之大,让你连个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长辈们要求的条件其实也不算很高,不要求你有田豫、温俊臣、夏侯衡那种水准,有人家的一小半就算过关,最起码也要比同辈中人高出那么一点点,达不到行,月钱减半,这辈子别想迈出大门一步,省得给老子丢人现眼。
这一时间,不管是世家子、官二代还是富二代们,这心里的幽怨比独守空帷,漫漫长夜何了的寡妇还甚,这三个家伙害人不浅啊。
于是,各地的百姓发现拎着鸟笼子,带着一大帮家奴耀武扬的纨绔郎君几乎绝迹了,专供纨绔们斗鸡斗蛐蛐垒长城的场地空无一人,当街调戏良家小娘子的事件呈几何倍数的下降,就连青楼里的红阿姑们收入也大不如从前,那帮败家仔们好象人间蒸发一般,半月都不见一个。
姑娘们也要吃饭,也要赚银子赎身从良,一掷千金的败家仔们都集体失踪了,她们只好把目标转移到那些真正上了年纪,却很有钱的大老爷身上。
第344章百万流民
第344章百万流民
当百万流民中最前面的一拨到达时,全城,全城上下忙得鸡飞狗跳,大小官员更是忙得焦头烂额。
场面看似混乱,实则各部门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安排百姓先喝上香喷喷的热呼呼肉汤,啃过二个大馒头后,到指定的地方排队登记造册,领取过冬的棉衣棉被和日常的一些必须品等物,再步行个二三里,进入指定的临时营地,住进简易的帐蓬里。
安置好之后,男男女女再排队到指定的大澡堂,洗上一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换上干净的衣服,换下来的衣服统一集中焚烧,这个流程是硬xg规定,卫生必须讲究,以免发生疾病并传染。
一些重病的百姓被安排进临时搭建的医院医治,由家属护理,小病诊治开药后可回营地,大多百姓是冻伤,消毒后上药包扎,基本没事。王棠等义军首领的家眷,卫大衙内给予了一定的关照,他们住的是大户腾出来的房子。
总之,如此安排,无人有怨言,所有百姓都感恩戴德,感叹能够加入秦籍是他们此生修来的福份。
在安置这一大批流民期间,首批流民已由官员引领,带上他们的行囊,拖儿带女,浩浩荡荡的前往他们的新家。
此时,大雪已停,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直没至膝盖,但行进中的百姓没人叫苦叫累,因为每一户都将住进崭新大房子,分到田地和日常的生活用品,而且还减免一年的赋税,日子有了盼头,心里除了感恩,感觉浑身的力气都使不完。
为了加快分流工作的进度,尽可能的减少百姓的迁徙劳累,卫大衙内征用了大量的牛车马车,组建成几支运输大队,轮流载运流民,到达分流的郡县后,就是当地父母官的事儿了。
卫大衙内还担心各方官员安置不够力,还派了专门的官员随行监督,甚至还让黑衣卫统领丁喜派出不少黑衣卫密谍暗中监视,以确实安置工作落实到位,或受当地人的排挤刁难,以便能让这些原唐籍百姓能够尽快融入、习惯当地的生活习俗。
工作量之大,各种物资与钱财的消耗不亚于一场持续一年的大战争,之前派虎豹铁骑到处洗劫赚到的那笔横财基本都投进去了,卫大衙内肉痛,但科技极度落后的大陆,人口就是生产力,大量的流民增强了帝国的综合实力,也进一步的削弱了唐帝国的国力。
当然,耗费如此众多的财力物力,也难免有人想不通,保王党就接连上书弹劾,都给独揽朝权的丞相卫煌压下,双方又打起口水仗,把个庄严肃穆的金銮殿闹腾得象菜市场,这越发令卫煌心中不爽,寻思着如何收拾几个闹腾得厉害的老家伙。
此时,乌龙岗要塞的战事异常的惨烈,唐军疯狂进攻,王棠率残存的义军拼命抵抗,直至百万流民安全撤离,剩下的少数流民依恋故土,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