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0(2 / 2)

“总算把援军给盼来了。”

覃逸飞激动得眼睛发红,亲自到城门口迎接三郡联军统领,不想,“援军”竟突然出刀,把他和十数名侍卫当场砍翻。

剧变突然,城中的唐兵还没有反应过,就被“自已人”砍翻,死得稀里糊涂的。

城内的唐兵尽是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蛋子,士气本就不高,加之秦军已经杀进城里,主将覃逸飞死于乱刀之下,立时一轰而散,躲进家里,跑不掉的也弃械投降。

大军控制城池后,卓风行立刻下令打开北城门,放城外的夏侯复所部进城,但城头上依然高竖唐军的战旗。

两军会师,夏侯复却是满脸的惭愧与悲伤,父亲阵亡不说,连个小小的赵县城都没能攻克,让他有何脸面见人

卓风行本想连夜增援平塘关,但之前派出的夜不收回报,平塘关还没有被攻陷,唐军白天用大量的霹雳战车轰城,入夜后就停止发射。

不过,有一支三万人的唐军在距离赵县城五十几里的坡地宿营,估计是绕过平塘城来增援赵县的。

卓风行和夏侯复松了一口气,他们不明白唐军为什么停止攻城,但只要平塘城还在,衙内就没有事。

两人商议了一会,最终还是决定等那支增援赵县城的唐军自投罗网,毕竟将士都已疲惫不堪,需要休息恢复体力,若发动夜袭,士兵还得赶五十多里的路,而且,他们都是清一色的步兵,发动攻击时没有骑兵踏营,无法快速攻破敌军的大营,伤亡难免增加。

商定好计划之后,卓风行回军营休息,而留下来负责守城的夏侯复则在为明天的战事忙碌,征用城中百姓的牛马驴等牲口,用来驮载各种辎重。

卓风行回到中军帅帐,隐隐听到军营里传出男人的哭泣声,不禁皱起眉头,派侍卫去查看。

鹰扬郎将夏侯义的小儿子夏侯霸任陷阵营都尉,自然得抽空拜见二叔夏侯复,得知爷爷阵亡的消息,一时伤心痛哭。

卓风行得知柱国老将军中伏阵亡的消息,不禁感叹嘘唏。

第二天,天空还灰蒙蒙的没有放亮,早已吃过早饭的数千将士悄然出了南城门,分成两军,隐入城外的五六里开外的树林里。

当天空放亮时,派出的夜不收回报,增援赵县城的唐军已快抵达。

站立城头的夏侯复强压下内心的激动,耐心的等候唐军自投罗网。

此时的他一改前日的颓丧,显得意气风发,大半夜时,卓风行突然发病,暂时无法指挥大军作战,由他暂代负责指挥伏击战和增援平塘关的所有军事行动。

夏侯复自小熟读兵书,行军布阵的理论颇出众,但实战经验为0,此次是他第一次上战场指挥战斗,这令他既紧张又激动,同时也感到莫大的压力。

攻克小小的庄县城,不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还付出不小的伤亡代价,可说是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令他的信心受到了一定的打击。

接下来,对赵县城的攻击同样超出他的预料之外,再一次令他受到打击,甚至感到绝望,因为他的任务是攻克庄赵二县,并且守住,以确保与平塘险关、宁远边关的连结畅通。

两场战斗的战果一点都不出众,还耽搁了时间,影响战局,所幸平塘关仍在,骠骑将军没有出事,否则,他只能用脑袋来谢罪。

他能统兵,是父亲争取的结果,甚至可以说是父亲用生命替他换来的,不知有多少人不满,如此丢人的战绩,不仅让他颜面尽失,也令他信心全无,怀疑自已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属于骠骑将军一系的少壮派中,能够独挡一面的大将不少,元从一系亦有孙颌、唐天和这种正值壮年的老将,只怕他今后再无独领一军的机会,又怎不令他感到绝望

卓风行旧疾突然复发,不能领兵征战,由他代统大军增援平塘险关,蒙长生上神眷顾,他再一次得到证明自已能力的机会。

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无论如何,他一定要好好的把握住,用骄人的战绩来证明他的能力。

作者题外话:今天有事,只有一更,抱歉收。

第290章决战

第290章决战

当三万唐军抵达城下,夏侯复下令打开城门。

增援的唐军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城,前军的五千悉数入城,长龙一般的队伍仍在缓缓入城。

站立城头之上的夏侯复发出一声宛惜的低叹,唐军的统帅竟然还在后军,不能再等了,他高举的手臂猛的一挥,一声锣鼓倏然响起,城头上冒出无数士兵,张弓搭箭,拼命的往下攒射,擂石滚木拼命的往下砸。

城内,震天吼杀声突然响起,伏兵尽出,把全无半点防备,被突如其来变故震得发蒙的唐军杀得哭爹喊娘,拼命的往城门奔逃。

后面的人往前挤,前后的人往后奔逃,人挤人,全乱成一团,不小心摔倒的被无数只脚踩踏,再也爬不起来。

前军5000人退无可退,大部份扔下武器,举手投降,也有的拼命顽抗,眨眼间就被刀山矛林淹没。

城外,突如其来的变故同样令所有唐军都给吓傻了,城头箭如雨下,擂石滚木如冰雹一般砸落,唐兵死亡惨重。

掌军统领还没反应过,埋伏在城外的数千秦兵杀出,一下子就把长龙般的队伍截成两断,城里的秦军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了进城的唐兵后,如潮水一般涌出,前后夹击,迅速击溃这支三万人的唐军部队。

夏侯复率军追杀,卓风行分出五千士兵支援,自已亲率近八千士兵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