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是试射,现在已经定型,火药当然也定型了。”
赵士桢白他一眼,从自己怀里掏出个小瓶,这是特别烧制的引药瓶,更大一些的瓶子是发射药瓶,每个士兵都会在临阵时有一根武装带斜挂在身上,一边挂引药瓶,一边挂射药瓶,腰间则是牛皮制成的弹丸盒,接战时,取一瓶放引药,一瓶放射药,再从腰间取弹丸,而搠条则挂在腰间,取用也是十分的方便。
这些东西,相比较火铳的设计和定型就简单的多了,事实上这一点来说大明比欧洲并不差。
在赵士桢送过来的发射药瓶中,惟功看到的火药是黑色的,并且呈颗粒状。
“这,这不是粒化的黑火药”
惟功大为震惊,此前打响的火铳用的是黄火药,而且全部是面粉状的,这样的火药射击动能当然远远不能和颗粒化的黑火药相比。
只是他虽然知道黑火药是更佳的选择,但自己无能为力,不知道制造流程,所以索性提也不向赵士桢提,难道眼前这厮就真的这么逆天
怪不得眼前这火铳铳管长只有二尺左右,射击的距离跟此前铳管三尺不到的合机铳差不多了,原因就是在发射火药的性能改变。
“怎么了,这有什么奇怪的”赵士桢一脸的不以为然,耻笑惟功道:“你不能连这个也没看过吧”
“倒是真没见过,叫你贱笑了”
“呸”惟功这个梗赵士桢当然知道,呸了一声,又道:“纪效新书里有啊,你当年不是快翻烂了的书”
“等会,我好好想想”
惟功当年翻的是俞大猷的剑经和练兵实录,戚继光的主要是两本,也是纪兵实纪和纪效新书这两本,但他翻阅的主要目标是在练兵和车营阵式的配合,大鸳鸯阵,小三才阵,两仪阵,这些阵法的运用等等。
如果当初不是师从戚继光,他也不会轻易练成强兵,然后顺利的在文武百官面前击败了南城大豪朱国器。
这么一想,似乎在纪效新书里有过提起火药的事,可他当时志不在火器上,甚至有雄心壮志,就以纯粹的冷兵器来对付蛮夷丑类,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汉唐雄风。
可惜后来才渐渐明白,战争的形式已经有了变化,西风东渐,连日本都在大规模的使用火器了,难道中华上国,还要抱残守缺
怀着这种心理,惟功自己也在慢慢的转变着
“想起来没有”赵士桢毫不留情的讥笑着:“我来提醒你吧。硝一两黄一钱四分柳炭一钱八分通共硝四十两,黄五两六钱,柳炭七两二钱,用水二钟,舂得绝细为妙。秘法:先将硝黄炭各研为末,照数兑合一处,用水二碗下在木桕,木杵舂之。不用石鬣者,恐有火也。每一桕,舂可万杵。若舂干,加水一碗又舂,以细为度。舂之半干,取日晒,打碎成豆粒大块,此药之妙,只多舂数万杵也。”
当年记忆中迷迷糊糊的东西,在赵士桢的朗读之下,渐渐清晰起来。
第四百四十八章议题
“好了,大家坐好。”惟功虚按双手,在他的对面,几十号人正襟危坐,开始等候他的讲话开始。
在西花厅,一次绝密级别的会议正在召开。
转眼已经是七月,天气仍然在暑热之中,但早晚的凉意越发的明显了,第一屯堡已经兴造完成,二百户八百丁的屯户已经住进堡中,并且开始秋种前的准备工作。
猪场,鸡场,牛羊群,已经养了猪和鸡,牛羊也在放牧之中。
鱼塘已经在开挖,一两八的工钱很多,但每日最少工作八小时,也是叫堡民们明白,所有的银子都不是白来的。
不过也没有人后悔,以前他们也是干的牛马活,但所得有限,在屯堡当然也疲惫,设计的工作标准一直在微调,既不叫人疲惫的支撑不下来,也不可能叫人觉得轻松。
到了真正的农闲季节,除了照顾牧畜之外,就得开始办识字班,学习知识,并且在军训处的主持下,开始冬季的军训了。
军需部门牵头,然后是各个已经有雏形的新部门通力合作,大量工匠前来,在北城的东宁卫仓附近,一个占地五百多亩的大型将作基地已经成型,并且有不少地方开始投入运行了。
第二堡第三堡开始兴建,新的军营开始出现,招兵工作已经完成了两个营的目标,开始进行初步的体能训练。
往辽南的官道上,来回奔驰着参谋军官的身影,他们在测绘,同时帮手评定道路等级,将最需要整修的官道记录下来,预备作为第一批整修的官道目标。
宽甸那边派驻了常驻点,开始收货,大量的木材被砍伐下来,九月之前,会有第一批大木放到河中,往辽南运送。
大批的辽中和辽南一带的木匠被集中起来,在金州和中左所的中间,也就是南关一侧,选定了一个适合的地方做为造船基地,造船厂还要继续往前一些。
诸务并举,制造工地上每日都是热火朝天,大量的物资每天都在被消耗着。
惟功今日的会议是一场财务和政务为主的会议,另外梳理军务部门,确定营务,可以说,这是对未来辽阳镇大发展的一个整体的规划上的部门权力重组。
张用诚先对顺字行的事做一个总体交待:“顺字行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切割,以后顺字行的商务活动将以自身力量为主,同时与辽阳镇的军政部门合作,但彼此财务,顺字行的财务只向大人负责,至于大人提用多少银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场的人传来一阵嗡嗡声。
除了少数人之外,比如孙承宗,宋尧愈等人,当然,还有没来参加会议跑去用马枪打猎的张简修这个公子哥儿之外,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是顺字行出身,对他们来说,与顺字行的切割也是对过去岁月的切割,大家不能不感觉一阵异样的情绪袭上心头。
而且更叫大家感受至深的是利益上的纠葛。
以前张用诚和陶希忠周思进等人都是一店的掌柜,顺字行的掌柜除了有月薪之外还有分红,现在一个大掌柜一年的收入已经在两千两左右,这个数字对普通百姓来说是天文数字,辽中的土地够买好几百亩了,这只是一年的薪资和分红而已。
就是当时实力晋商的大掌柜来说,一年薪俸加花红最多千两左右,没有能超过这个数字的。扬州盐商的大管家,管着几十个地窝子,大小杂务在身,一切与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