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说了,谁若是说割地,必然以国贼惩治。可是”话到了这里,赵朴再度流下了眼泪,“可是,三镇割不割地已经不重要了,三镇只有太原还在坚守,而其他两地均已失陷。黄河以北,大量土地沦陷”
“至于第四条最好答应,我是官家的弟弟,大宋亲王,我愿意亲自前往金军营中”赵朴擦了擦通红的眼睛道,“屈辱不要紧,再为苛刻的条约,我大宋都可以接受。只是希望各位,要铭记这一刻的耻辱。耻辱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忘记耻辱,只要知耻而后进,今天的耻辱,日后必然会偿还。有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志者事竟成,卧荆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宫门前再度平静了下来,没有人再度质问,平静的近乎吓人。
恍然间,所有的读书人脑海中,都出现了一副画面。
一千六百年前,越国与吴国交战,败北。勾践为了复国,甘心当吴王的马车夫,屈辱的为人质,睡在荆上,尝着苦胆,让自己不忘记耻辱,最后一举灭了吴国,一血前耻。
一千四百年前,楚国被灭。后来项羽风浪起兵,看着七千江东子弟,灭杀了强大的秦国,一血前耻
“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官家说过要组建新军,组建一支路项羽楚君,勾践越军那样的复仇之师。谁愿意做那江东三千子弟兵之一,谁愿意做那灭吴的越国甲士”
最后赵朴吼道。
第16章组建新军
“耻辱不可怕,苛刻的条约也不可怕,怕的就是在耻辱中苟且。在耻辱中,醉生梦死,忘却了耻辱,忘却了仇恨”赵朴此时已经收敛了泪水,眼睛中颇为坚毅的道,“不要执着于城下之盟的屈辱,而应该思考着如何雪耻”
安逸可以忘却仇恨,也可以忘却耻辱。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实力不如人,签订不平等条约,这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忘却了曾经的耻辱,醉生梦死。
靖康之耻,之所以耻辱,不在于国都被攻破,两位皇帝被俘虏受尽屈辱,而在于后世的子孙忘却了仇恨,跟敌人签订和平协议,醉生梦死的活着。即便是北伐,也仅仅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而不是为了雪耻。
“我家有两只猫,一只猫是黑色的,一只猫是白色的,那一只猫是好猫能够抓住老鼠的猫,就是好猫”赵朴道,“官家说过,谁若是能血洗今天城下之盟的耻辱,可以封王”
“读书人,读得书再多也无法击退金军。金军是一群禽兽,向金军讲述再多的孔孟之道,再多的礼义廉耻都是无用的。对付禽兽只有一招,那就是举起大棒狠狠的打,好似打死狗一般,打到他臣服,打倒他死亡”
“说再多的空话,也是没有用的,只有强大的武力才能让金军滚蛋。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士人十万血当年,班超投笔从戎,以三十六勇士斩杀匈奴使臣;当年,曹彬将军弃文从武,平灭南唐,北平北汉,远击辽军;当年范相公以书生之躯,西北射天狼;尔等可有弃文从武之心”赵朴扯着嗓子喊道。
文人,尤其是年轻时期,都是喜欢折腾,若是不加于约束,必然会引来巨大麻烦。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空谈,让这些文人去做实际的事情,做好了有奖赏,做差了滚蛋。
“我愿意”顿时,传来稀稀拉拉的声音。
赵朴眼睛中闪现出了失望,文人轻视武人,自然也不愿意弃文从武,在他们看来武人是二等公民,是低贱职业。
“全是一群嘴炮,光说不练。我还是那句话,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文人再强大,可以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退金军吗这不可能,唯有强大的武力才能让金军退去。如今金军为何仅仅是六七万部队,可汴梁城却是有着十几万部队,四处援军更是汇聚而来,有几十万之众。几十万对几万人,竟然守在坚固的城池中,好似老鼠一般呆着,这是为何这是为何”
“金国精锐之师才不过二十万。若是我军上下抱有杀一个够本,杀两个挣上一个的心思。只需要四十万军队,就可以将金国尽数覆灭”
“尔等平日间空谈着孔孟之道,可是尔等那里知道孔孟之道的真正意义孔子出生在鲁国,鲁国弱小,时常受着弱国欺凌,在孔子十八岁那年,宋国来入侵。孔子已然从军,在战斗中,斩却敌人十八名,身上受创八处,依旧血战不退。孟子出生在邹国,邹国也是小国,当年郑国来入侵,孟子毅然披甲上阵,深入敌阵,死战不退”
说着赵朴眼睛中闪现出轻蔑之色,“五代时武人乱国,更是纵容士兵烧杀抢掠,这也是我朝抑制武人的重要原因。可是你们是读书人,你们若是从军,只会是安邦定国,而不会行乱臣贼子之事,更可以约束士兵,善待百姓,这就是新武人”
挂羊头卖狗肉,无疑是最好的促销方式。既然读书人轻视武人,视从军为低贱职业,那只好宣传孔子从军记,孟子从军记等故事。
有些虚构的色彩,可是仔细思考,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论是孔子还是孟子,都出生在弱国小国,更是战乱不断。他们的祖国时刻面临着灭亡的结局,那时从军也在情理之中。
“某愿意参加新军”
“我愿挥动三尺青峰,斩杀金贼”
在引导、激励、反讽之下,这群太学生终于是热血上涌。
赵朴心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无事生非,太学生有事情可干,总算是可以不惹麻烦了。
宋朝有着美国般的综合国力,军费开支堪比德国法西斯,军队战斗力只是意大利水准,百姓过着阿富汗一般的苦逼生活。
提升军队战斗力,一直是宋朝至始至终不断探索的事情。只可惜,宋朝的军队战斗力除了一些特殊的时期外,一直处在意大利水平,白白浪费了庞大的军费开支
如今,靖康之耻不久将要到来了,之后乱世将要到来了。
在乱世中,拥有强大的军队,是保命的最佳方式。而锻造一只强大的军队,成为极其重要的事情。赵朴一直想着拥有一直军队,这只军队能够在战乱中保护他。
于是,借着劝说太学生的机会,提出了组建新军的提法。
在暖阁中,宋钦宗满意的看着这个弟弟。在父亲的诸多儿子中,赵朴属于默默无闻的一类,很不起眼,很不冒头,若不是一些节假日的宴会,他几乎是忘记了这个弟弟。、
只是随着那篇六败六胜论,他很快的注意到了这个弟弟。虽然那篇文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