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6(2 / 2)

“你说不能惹的那个人,我差点弄死他。”

“那张少以后的人生要为两件事操心,绞尽脑汁弄死他,或者在忐忑中度日等死。”

冷漠男人回头,不温不火瞧了眼张凌峰,张凌峰不以为然撇嘴,一个废人,草根jian种,何惧之有

吴家大宅。

古朴无华的书房中。

一个面容清瘦神态安然的布衣老者从容面对吴家太上皇,幽幽道:“吴帅,那孩子伤及经脉,想恢复,属实不易,但并非没有希望,等他外伤愈合,我送他去见我师叔,碰碰运气。”

吴老爷子点头,缓缓道:“那孩子是我们吴家的女婿,一切劳烦张师傅。”

天堂,杭城。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不知赋予这方山水多少赞美,翻一翻唐诗宋词,读不尽描绘此地的绝美佳句,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旭日初升,游人四季不绝的西湖畔,是整个白天最清净的时候,适合锻炼散步,偶尔有练嗓子的老人,喊出几声悠远腔调。

也有人环湖慢跑,锻炼之余,赏赏景,其实对于本地人,早看腻这方湖光山色,生活于景中,何须赏景。

老人居多的早锻炼群体,有一人格外出众,背影雄健,身材修长,蜂腰长腿,显然是个年轻人。

当下,年轻人流行的是一股脑扎进夜店妹子,早睡早起是跟不上时代,谁还早锻炼所以这道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这小伙子,每天比咱俩还准时呢。”退休后每天清早坚持来湖滨二公园喂松鼠的刘大妈,指了指从面前跑过的青年,跟拎着鸟笼的老伴儿唠叨。

“现在早锻炼的年轻人太少,不是整天对着电脑,就是夜店,疯玩,到老得落一身病。”老头回眸瞥了下渐渐跑远的青年,唏嘘感慨后沉吟道:“这这孩子啥时候出现西湖边的”

“我记不住了,少说有小半年儿。”刘大妈拍着脑门,愣没想起与青年的第一次遭遇是哪天。

老两口唠叨着走远。

跑步的青年以平稳的步履跑着,跑过二公园三公园到六公园转折,再沿着北山路到苏堤,从苏堤北口跑到南口,返回南山路起点,绕这么一圈,十公里有余,这还不算完,他取上山地自行车,又骑行十多公里,上凤凰山。

驻足凤凰山最高出,可北望西湖,南眺钱塘江,青年到达山顶望江亭,一个枯瘦老人迎着江风,负手而立,稀稀疏疏的几根发丝已然全白,其貌不扬。

“杨师傅”

青年快步走到老人面前,虔诚鞠躬。

“小晨,以后喊我师傅就好,别带姓了。”老者笑眯眯说话,意味深长。

青年一愣,忙点头称是,面前这位老人是当今不出世的几个怪物之一,成为老人的关门弟子,将受益良多。

第三百八十九章大隐隐于市下

杨颜渊。

杨氏太极传人。

中华太极协会会长张绍凡的师叔,与少林内功唯一传人张庆和并称当代武道二圣,后者的关门弟子便是赫赫有名的释德建,少林禅武医绝学的传承者。

太极这门功夫,因精髓渐失,成为不少人质疑国术真实xg的由头,国术,只杀敌,不表演,可大多数人练的太极拳,更像绵软无力的舞蹈,不如大妈们的广场舞带劲儿,何来杀伤力

这是众多国人心中的疑惑。

与杨颜渊老人学太极的青年从未质疑太极拳,要是华而不实,太极拳不会传承至今,不会造就那么多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高人,包括杨氏太极创始人杨露禅,再者,习武近二十年,青年深知国术的博大精深。

当下老头老太太练的太极拳,源自杨露禅教授清王室贵族子弟的简化版,养尊处优的皇族子弟早早被酒色掏空身子,精虚气弱,练不了内家功,更吃不了苦,只能学点简化版的太极拳招式,锻炼身体而已。

上世纪八十年代,因南巡伟人喜爱太极拳,下边人投其所好,为了能在全国迅速推广太极拳,又将简化版再简化,就是现在的太极拳,似是而非。

真正的太极拳,已世所罕见。

英俊青年有幸拜不出世的杨颜渊为师,学太极精髓,哪能不兴奋,这也是他恢复往日不败雄风的唯一希望。

凉亭中。

青年聚精会神打拳,拳势缓急相间,步法行云流水,柔中带刚,乍一看,貌似公园里老头老太太练的玩意,实则形似神不似,这趟拳法暗含道家吐纳运气的内功心法,以意行气,通经脉,调阴阳。

当青年收招站定时,大汗淋漓,这可不是累的,以意运气,化外气为内息,bi出体内污秽浊气,便会出汗。

说通俗点,这是在排毒。

“你根骨好,底子更好,半年多就登堂入室,可谓奇才,我杨家子弟没一个像你,若非如此,我何须违背祖宗遗训,将拳法心法悉数相授于你。”老人凝视站定的青年,幽幽感叹,有欣慰,也有无奈。

杨氏太极与陈氏太极一样,仅在家族内部传承,且传男不传女,万不得已,绝不授予外人,并非陈杨两家立下规矩的老祖宗太自私,外人秉xg难以揣测,若所受非良善之辈,贻害无穷。

“这些手稿,是我练拳七十年的心得,你拿去好好揣摩。”老人将随身布袋递给青年,青年翻开布袋,里边装着厚厚一叠手稿,每一页全是用毛笔写成的正楷蝇头小字,这得耗费多大心血

青年动容道:“谢谢师傅”

“师徒之间,不必言谢,接下来,已不用我天天指导,你每天多练多想,手稿上记录的心得,有不懂的地方,来梅家坞找我。”老人捻着下颌几根稀疏白胡子,微微一笑,转身,飘然离去。

青年朝老人远去的背影鞠一躬,感激老人豁达,将绝艺倾囊相授,也庆幸老天眷顾。

杭城三月份,乍暖还寒,晴天,气温能飙升到二十度以上,穿短裤半袖没问题,若阴雨天,又潮又冷,大多数人穿羽绒服出门。

青年驻足鲜有游客的凤凰山望江亭,眺望旭日东升,脱掉湿透的上衣,裸露肌肉贲张充斥阳刚美感的上半身,前胸后背,一道道伤疤触目惊心,不知象征多少不为人知的热血传奇。

这身伤疤,也代表一个人,杨晨。

是的,青年就是人间蒸发大半年的杨晨,似乎杭州这座城市与他有缘,成为他蛰伏之地。

蛰伏有时候他认为这是逃避,但别无选择,为尽早恢复往日雄风,为避开哈迪斯神社的追杀,必须这么做。

蛰伏也好,逃避也罢,他不觉得这是什么丢人的事儿,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刘邦无数次被项羽撵的惶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