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盛唐夜唱 > 分节阅读 367

分节阅读 367(2 / 2)

“那是自然,他们可是叶中丞的弟子,叶中丞还在我这买过报呢。”陈小二昂着头:“郎君也在我这买过报,我记得”

“你记性倒是不错。”

“每个买过我报纸的客人,我都记得。”陈小二回了一句,便又盯着试棚去了。

解出第七题之后,岳曦回到自己的座位,他看了看对方解出的题,然后笑了起来。

神情非常镇定,就连额头的汗都收住了。

他才坐下去,算学馆那边欢呼了一声,然后将又一道题答案挂出,这样一来,双方再度平手,每方都解出了七题。

“看来胜负还是很难料。”陆羽心中暗忖。

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必须说,双方的算学能力都不错,只用了一半时间,便解出了大半题目。算学馆的表现,让叶畅也觉得有些意外,他原本还觉得自己这方会取得碾压性的优势。

不过细细思忖,这也是必然,国子监算学馆里招收的自然不会是权贵子弟,而是从不知多少人中挑出的顶尖这辈。他们当中或许有一二滥竽充数的,但大多数,还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人之一。论天赋,其实他们要比叶畅的这三位弟子要高,所缺的,只是更为合理、规律的后天教育罢了。

“叶畅,朕也看了这些题,你剩余三道,一道测抛石机所抛石弹轨迹,一测河面桥梁长度,再有便是计算如何修建辙轨最省材料。朕觉得,你之算学,颇有不同啊。”李隆基忽然开口说道。

“臣方才说过,算学为天下大道之基,无论是治国理民之道,还是行军布阵之道,都离不开算学。”叶畅道:“正因此理,算学亦须服务于各行各业,以助其应合大道。将算学圈起来,只供少数人研习,非教化无私之理。”

李隆基哂笑了一下,叶畅终究是心急,不过他心越急就越好,象他这样急着推广算学,只怕除了国子监算学馆的学子要非难他,就是这些年被他大撒金钱收买了不少人心的其余太学诸生,也会渐渐敌视他。

这是大道之争,理念之争,即使不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也必然是此长彼消

不过叶畅越是如此,李隆基就觉得自己的宝座越安稳,当然不会出言相劝。他看了看杨钊,心思再度回到叶畅与杨钊联手之事上来。

这二人前些时日还在自己面前斗得不亦乐乎,转眼间联手坑了王鉷一局,其间缘故,他还没有想明白,不过看情形,应当是叶畅为主,杨钊为辅。难道叶畅对御史大夫之职就如此迫切,他就没有考虑过自己这个天子在此事上的作用么

无论如何,要保住王鉷。

目光闪了闪,李隆基下定这个决心,他要保持朝廷里的平衡,就绝不能让任何一方独大。

“时间过了多少了”他向身边太监问道。

那太监回头看了看,小心翼翼地道:“回圣人,过去一小时二刻钟了。”

李隆基也回头看了看,然后笑道:“叶卿,你这座钟莫非也是算学推导而出”

在城头,李隆基侧后方,摆着一个近乎一人高的大家伙,玻璃的面料之下,是摆来摆去的钟锤,而两根指针,则指明了现在的时间。这正是座钟,叶畅在将李林甫一家安置在旅顺时,与李岫提出的新产品。

因为工艺麻烦很多地方都只有手工制做的缘故,现在这座钟的产量甚低,年底前第一批运入京城的,只有二十具。其中两具,前些时日叶畅通过寿安献与了李隆基,而李隆基的性子让他对此甚为欢喜,一具留在了温泉宫,另一具便搬到了兴庆宫,他意犹未尽,又从内库掏钱,在叶畅这买了另五具,总共花费了五万贯

把其中一具搬到城头上来,也是李隆基为了掌握此次比试时间之举。

“座钟与此,确实相关。”叶畅道。

他才开口,李隆基忽然“咦”了声,不仅李隆基,几乎城头城下围观者都是“咦”了一声,大伙的注意力再度集中在试棚之内,只因试棚之中,又有状况发生

第413章欲仿周公佯吐哺

叶畅微微眯着眼,向城下望去。

然后他笑了起来。

无怪乎大伙同时惊咦,原来旅顺书院这边,三人竟然同时站起。

他们已经解完了七道题,此时三人同时站起,也就意味着剩余三道题也被解开,旅顺书院抢在前面完成了所有题目

三人的动作也惊动了瞿昙巽,他跳将起来,一脸不信:“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可不可能,不是你说的。”蔡晨旻一笑,避开瞿昙巽伸过来的手,直接将答案纸交与了小吏。小吏拿了过来,看了看上面的数字,又回头望了一下瞿昙巽,手稍偏了点,让瞿昙巽看到纸上的数字。

瞿昙巽只瞄了一眼,脸色就变了。

这数字,正与他所出题中最难三题之一答案相合

再看其前的题号,果然是那道题

“这这怎么可能,这是天竺算学之秘,在大唐并无几人能解,你怎么可能解得了”

他心中一急,又看向另外两张解题纸,果然,在另外两张解题纸上,所写的答案,也没有任何错误。

瞿昙巽踉跄了一下,喃喃说道:“这怎么可能”

“呵呵。”蔡晨旻摇了摇头:“你还是真不死心,我们所学,涵盖诸家,区区天竺算学,算得了什么”

说完之后,他们三人便整衣迈步,出了试棚,竟然不等结果出来。

“这个你们觉得,旅顺书院是不是胜了”围观的人群中有人见此情景,忍不住就问身边人。

“那是自然,旅顺书院十题已毕,而国子监算学馆如今还只是七题。虽然看似相差不远,可毕竟是旅顺书院先解完。”那人答道。

听得他们这样说,陆羽摇了摇头,他也盼着旅顺书院能胜,不过此次比试的胜负,却不是这么轻易进行判断的。

“并非哪个先做完就为胜,这次比试,还是以得分多寡来判断胜负。双方各是十题,每题算是十分,只要国子监这边做对的题超过书院这边,哪怕书院再早交卷,亦是国子监这方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