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长乐钱庄受理贷款业务的宣传单,三成的年借贷利息。
在现代30%的年利怎么看都很贵,但是在70%的年利都算有良心的大唐,这个三成年利真的算是很低了。
吴掌柜一下就看明白了钱庄的运转逻辑——两分利在民间吸纳存款,然后以三成利往外借贷。虽然其中有不少风险,但是既然是逻辑清晰的生意,就总有解决的办法。
“殿下,这单子给我一些吧,放在我的酒楼,我帮您分发。”吴掌柜诚意满满。
“那就有劳了。”李丽质表示了感谢。
随着贷款业务的推广,钱庄的盈利模式也就一目了然了。
很快就有人觉得有利可图,开始效仿经营。
这种事情李丽质本来不想管,毕竟经营自由的原则还是要遵守的。但是这开钱庄是有兑付风险的,她不在乎这些经营钱庄的富商巨贾是死是活,可是百姓要跟着一起担风险那可不行。
为此,李丽质请来了秦川和李承乾,普及银行投资的风险。
反正话里话外就一句话:长乐钱庄最靠谱,去其他地方非常危险。
李承乾和秦川对于长安百姓来说是极为特殊的存在——一个是在冬季带领百姓越冬的大善人,一个是在大旱之时带来雨水的神明。他们出面为长乐钱庄作保,那还有什么话说?新开的几家钱庄给出再高的利息也没人光顾了。
李丽质的霸道行为引来很多世家和巨贾的不满,觉得她的吃相太难看。
能说上话的竟然找到李丽质要理论一番。
“殿下,您再厉害也吞不下这么大的市场吧,何必绝了我们的财路?”莒国公唐俭一脸严肃。
李丽质揉了揉眉心,有些头疼——这唐俭她非常熟悉,而且是自己很敬重的长辈。
“唐大人,您还真以为这是好生意呢?我劝您远离这生意吧,要是再一意孤行,后果很严重。”李丽质警告道。
“殿下,您这么做势必会让所有人联合起来,到时候您扛不住的。”唐俭也开始劝李丽质收手。
“唐大人,那就各凭本事吧。”李丽质也不想废话了。
“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啊!”唐俭恨铁不成钢。
李丽质很无奈,苦着脸看着唐俭:“唐伯伯,您先扛住接下来的冲击,再来找我说话吧。”
两人的谈话最后不欢而散。
随后李丽质就亮出了杀招——她让李渊召集所有能得到分红的李氏皇族子弟,开始筹钱。
李丽质不仅是李渊疼爱的孙女,更是他这一派系未来的话事人,而且最近受了大委屈,李渊不敢怠慢,赶紧让自家子弟掏钱。
李丽质这两年的表现让这些皇族子弟对她很信任,知道她要用钱,直接掏空了家底。最后轮到了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