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比赛的哨声响起。
美国队的年轻天才们,带着第一节大胜的自信和一丝轻蔑,重新回到了场上。在他们看来,这场比赛,已经失去了悬念。他们,将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屠杀,来宣告自己的强大。
而林枫,则开始了他的“教学”。
他不再执着于,用复杂的战术去对抗。他开始用各种,只有在NbA那种最高级别的、充满了尔虞我诈的赛场上,才能见到的,“老油条”式的技巧,来对付这群美国的年轻天才。
美国队的后卫肯尼·史密斯,以速度见长。他像一块牛皮糖一样,再次贴上了林枫,试图用自己那NcAA最顶级的身体对抗,来消耗林枫的体力,干扰他的节奏。
但林枫,在一次接球的瞬间,用一个极其隐蔽的、几乎不会被裁判察觉的、左手拉拽对方球衣的动作,给自己,创造了零点五秒的出手空间。然后,他手起刀落,三分命中!
肯尼·史密斯,愤怒地,向来自意大利的主裁判抱怨,但裁判,只是摊了摊手,示意他什么也没看见。在FIbA的规则下,这种级别的身体接触,是完全被允许的。
下一个回合,美国队的摇摆人雷克斯·查普曼,这个未来的“扣篮王”,试图用一个华丽的背后运球,来晃过林枫,展现自己的天赋。但林枫,却在他变向的一瞬间,用自己的膝盖,“不经意”地,顶了一下他的大腿肌肉最紧张的位置。查普曼的节奏瞬间被打乱,脚下一个踉跄,险些失误。
在突破时,林枫更是将“碰瓷”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他会故意地,将自己的身体,靠向那些横向移动能力相对较差的美国队内线,然后,在感受到身体接触的瞬间,用一个极其夸张的、足以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姿势,向后倒地。
年轻的美国球员们,经验不足,他们,屡屡上当。
裁判的哨声,不断地响起。林枫,一次又一次地,站上了罚球线。他,甚至,在罚球时,会故意,看一眼那个把他撞倒的球员,然后,露出一丝“无辜”的微笑,仿佛在说:“嘿,菜鸟,欢迎来到成年人的世界。”
而在防守端,林枫的垃圾话,也开始,像不要钱一样地,向外输出。
他对那个防守强悍,但性格相对内向的史蒂夫·科尔说:“嘿,史蒂夫,你防得不错。但你的女朋友告诉我,你昨晚,因为太紧张,而失眠了。放松点,孩子,这只是篮球。”
他对内线的“海军上将”大卫·罗宾逊喊道:“大卫,你的肌肉很棒,像一块花岗岩。但它们,能帮你赢得比赛吗?在NbA,比你壮的家伙,我见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