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了联盟“巨星哨”的隐形保护后,林枫在常规赛的最后阶段,打得愈发的游刃有余。对手们不敢再对他进行过分的身体侵犯,那种如影随形的、窒息般的防守压力,骤然减轻。
卸下了枷锁的林枫,如同蛟龙入海,猛虎归山。他将自己全面的进攻才华,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全联盟的面前。
他的后撤步三分,依旧是所有防守者的噩梦。当对手忌惮他的投射而选择贴身紧逼时,他新练就的、融合了“梦幻脚步”的背身单打,则成了最致命的惩罚。他可以在低位,像一个真正的内线一样,用力量和脚步,碾压对手;他也可以在高位,利用自己投篮的巨大威胁,进行策应和组织,为队友送出手术刀般精准的传球。
骑士队的进攻,在林枫的调度下,变得更加的立体和无法预测。他们,像一辆加满了最高标号燃油的超级跑车,在联盟的赛道上,开始了疯狂的、不可阻挡的冲刺。
克里斯·穆林,在林枫身边,彻底释放了自己作为“上帝左手”的天赋。他不再需要进行复杂的持球进攻,他只需要像一个幽灵一样,不知疲倦地跑位,然后,在接到林枫那如同喂到嘴边的传球后,将球,稳稳地投进篮筐。他的三分命中率,一路飙升到了恐怖的45%。
萨姆·鲍伊,这位曾经被认为是“水货”的榜眼,在林枫的体系里,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他成为了球队进攻的“高位轴心”。他扎实的掩护,为射手们创造了无数的机会;他柔和的投篮手感,让他成为了一个可靠的中距离炮台;而他被低估的传球能力,更是让骑士队的进攻,充满了更多的变化。他的数据,悄然来到了场均15分,8个篮板,和4次助攻,俨然一个全明星级别的策应型中锋。
丹尼斯·约翰逊,这位冠军老将,则成为了球队后场的“定海神针”。他,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强硬的防守,为这支年轻的球队,注入了最宝贵的冠军气质。他,是更衣室里,所有年轻球员的“导师”。
而骑士队的板凳席上,更是坐着一群,让所有对手都感到胆寒的“匪徒”。约翰·巴格利的速度,梅尔·特平的硬度,菲尔·哈巴德的经验……他们,能在任何时间,踏上球场,然后,用一波疯狂的攻击波,彻底改变比赛的走向。
骑士队,一路高歌猛进。
他们战胜了正在崛起的、由帕特里克·尤因率领的纽约尼克斯。
他们双杀了拥有“微笑刺客”和“坏孩子军团”的底特律活塞。
他们甚至在最后一次与芝加哥公牛队的交锋中,让迈克尔·乔丹,再次品尝到了失败的苦涩。
时间,来到了1986年4月。常规赛,也迎来了最后一场的收官之战。骑士队主场,对阵华盛顿子弹队。
这场比赛的胜负,已经无关排名。因为,克利夫兰骑士队,已经提前锁定了本赛季的——东部第一!联盟第二!
他们的最终战绩,是惊世骇俗的65胜17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