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口碑这一块(2 / 2)

更何况,对于精通风水堪舆、与山川地脉气运息息相关的风水师而言,此举更涉及深重因果。

天地有灵,地脉有性,若肆意开采,不留根茎,便是断了地气再生之机,轻则被天地所恶,修为停滞不前,重则心魔丛生,地煞反噬其神,走火入魔亦非虚言!

当然,这种反噬多针对直接动手、扰动地脉的风水师。

但风水师圈子自有其规则与默契,若某个势力被贴上“竭泽而渔”的标签,坏了规矩,那便不只是得罪一两位风水师那么简单,整个圈子都会对其敬而远之。

有些臭名,一旦传开,便是千年也难以洗刷。

譬如这司马家。

叶长青之所以能在此地发现如此丰富、且大多保存完好的隐藏灵矿,并非偶然,其背后缘由,在中州风水圈内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佳话”。

据说,数千年前,司马家那位老祖,曾以重金和天花乱坠的承诺,请动了一位在风水堪舆之道上已臻至圣境的大能,为其家族梳理地脉,寻找某一圣料。

然而,待灵矿显化,家族受益后,司马老祖竟把此圣料一齐炼化,连根都未留下,以至于那种圣料如今成了古籍记载,成了绝世之物。

此举导致那位风水圣人心境受损,道途受阻,终身停滞于圣人境前,再难寸进。

而上梁不正下梁歪,司马家后人非但不以为耻,反而将这种背信弃义、过河拆桥的行径奉为“家传智慧”,变本加厉。

流传最广的一个例子便是:某位司马家嫡系,寻到一位颇有声名的风水师,发现了一处富矿。

前脚刚信誓旦旦,甚至发下天道誓言,保证绝不吃干抹净,会按规矩留下至少三成矿脉根基。

然而,后脚此人便做出令人瞠目结舌之举——他暗中将矿点位置作为“小道消息”高价售出,旋即又以一个低到任何正常人都不可能接受的价格,将这些已被“旁人”开采的灵矿重新“买”了回来。

其中猫腻,傻子都能看穿,无非是既想全占资源,还规避了天道誓言的直接惩罚。

类似这般花样百出的无赖手段,在司马家历史上屡见不鲜。

久而久之,“司马”二字,在风水师圈子里便成了“毫无诚信”的代名词。

风水师们对其唯恐避之不及,私下里更是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绝对不收司马家的后人入门,绝不接司马家的任何委托。

这就是司马家的口碑。

时至今日,司马家偌大的疆域内,明明蕴藏着不少未被发现的灵矿,却已面临无人敢来、无人愿来勘探开采的窘境。

当然,司马家也并非全无办法。

他们族中毕竟还有一位圣人老祖坐镇。

若那位老祖肯放下身段,不再常年闭关,亲自出马为家族勘探矿脉,以其圣人级别的强大神识,确实足以弥补风水堪舆手段上的不足,找到一些隐藏的矿藏。

但圣人神识再强,终究不是专精此道,最多也只能勘探到八阶左右的神料矿脉。

至于九阶,涉及天地法则更深层次的交织与隐藏,非风水大道浸淫至深者不可察,那根本是想都不用想。

正因如此,断了中州这地界最主要财路的司马家,不得不转而经营其他买卖,维持家族运转。

然而,“不讲信用,毫无诚信”这八个字,如同一个洗刷不掉的污秽标签,牢牢烙印在司马家身上。

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始终难以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