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御帐之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多尔衮兵败黑山峪、粮草被焚的消息,如同两记重锤,狠狠砸在每一个八旗将领的心头。空气中弥漫着失败、愤怒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慌。
皇太极脸色铁青,端坐在虎皮椅上,一言不发。那双原本睿智深沉的眼眸,此刻布满了血丝,紧握的拳头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他征战半生,鲜有如此惨重的失利,更从未像现在这般,被一个对手逼到如此狼狈的境地。
“大汗……”范文程硬着头皮上前,声音干涩,“军中存粮……仅够十日之需。而且,士气……士气低迷,各旗皆有怨言……”
“王承渊!!”皇太极猛地一拍桌案,震得笔墨纸砚乱跳,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名字,充满了刻骨的恨意。他所有的谋划,所有的雄心,似乎都被这个横空出世的明将所阻挡。
继续围城?粮草不济,士气低落,明军援兵(即便是虚张声势)的威胁仍在,城内守军更是士气如虹,随时可能主动出击。一旦被拖在坚城之下,后果不堪设想。
退兵?十万大军劳师远征,损兵折将,寸功未立,就这么灰溜溜地撤回关外?他皇太极的威信何在?大金的颜面何存?而且,经过此战,他深知王承渊已成心腹大患,若让其整合宣大,日后必是入主中原的绊脚石!
进退维谷!皇太极第一次感到如此棘手。
帐内众将皆低头不语,连素来勇猛的多尔衮(已逃回),也因兵败而羞愧难当,不敢直视皇太极。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急报:“报——!大汗,侦骑发现,宣府镇城有多股兵马调动迹象,似有出城追击之意!另,大同方向明军援兵前锋已过天成卫,距此不足百里!”
雪上加霜!
皇太极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是大金的天命汗,不能因一时愤怒而葬送这十万大军。
“传令……”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疲惫,“各旗人马,今夜分批撤离,交替掩护,返回草原。岳托断后,谨防明军追击。”
最终,理智战胜了愤怒与不甘。皇太极做出了最艰难,也是最正确的决定——退兵。
“大汗!”一些年轻气盛的贝勒、将领心有不甘。
“不必多言!”皇太极厉声打断,“此战,是我低估了王承渊。来日方长,待我大金休养生息,必报此仇!”
命令下达,八旗军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艰难地反向运转。撤退,尤其是败退,远比进攻要困难得多。士气低落的军队,很容易演变成一场溃败。
皇太极的担忧并非多余。
宣府镇城头,王小伟看着远处八旗大营连夜拔营、火光缭乱的景象,知道时机已到。
“周遇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