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能量,才能满足一个正在孕育中的、可能拥有部分规则定义能力的意识胚胎?
“法则解析组”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既然‘三角共鸣’能够干扰终结者领域的规则,那么,构成共鸣基础的‘能量’,或许就蕴含着我们所需要的特质!那是融合了‘新种’的守护秩序、‘摇篮’的修复潜力以及‘卵’的协调变量特性的……复合规则能量!”
换句话说,他们需要提取“三角系统”本身运行时产生的能量,来哺育这个系统未来的核心!
这个提议充满了风险。抽取“三角系统”的能量,可能会削弱其对抗终结者侵蚀的能力,尤其是在对方正全力攻击“卵”的当下。这无异于在强敌环伺之下,将宝贵的弹药分给一个尚未出生的新兵。
“我们没有选择!”烛龙代表斩钉截铁,“保护‘卵’和其中的胚胎,就是保护我们未来的最大希望!执行‘哺育协议’!目标:引导‘三角共鸣’的逸散能量,聚焦注入‘卵’内!”
命令被迅速执行。织星者再次协调灵能网络,这一次不再是引导意志,而是尝试捕捉那无形无质、却在之前“微光涟漪”实验中证实存在的“法则共鸣余波”。这是一个比之前更加精细、更加困难的操作,如同在狂风中去捕捉一缕特定的花香。
与此同时,对“卵”的防御也必须加强。烛龙舰队不顾危险,将更多的“静默力场发生器”部署到巨行星轨道,试图削弱终结者意志洪流的直接冲击。科学家们则尝试利用“摇篮”修复梭,向“卵”所在的区域投射小范围的、强化“存在稳定性”的修复场。
过程异常艰难。捕捉“三角能量”的效率极低,而终结者的解析洪流却源源不绝。“卵”的能量层级依旧在缓慢下降,内部那个微弱意识的“饥饿”与“寒冷”感,如同背景噪音般持续传来,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就在“卵”的能量读数即将跌破临界线的最后时刻——
或许是感受到了外界的倾力相助与内部胚胎的迫切需求,“卵”本身做出了反应!其表面那原本用于抵抗解析的燃烧纹路,突然分出了一部分,主动缠绕上了织星者引导过来的、那一丝微乎其微的“三角能量”!
如同干涸的土地终于遇到了甘霖,那丝能量被“卵”瞬间吸收!其内部那个微弱的意识,发出了一声清晰的、满足的叹息。紧接着,一股微弱但确实存在的、带着“感谢”与“依恋”情绪的意念,轻轻拂过所有参与者的意识。
成功了!他们找到了为“卵”补充能量的方法!
然而,没等众人松一口气,监测部门发出了最高警报:
“终结者意志攻击模式二次变更!它在……模仿我们的‘三角共鸣’频率!它在尝试构造一个反向三角干涉场,试图从规则层面直接瓦解‘卵’的内部结构!”
敌人不仅力量强大,学习与适应能力更是恐怖!它不再满足于外部解析,而是要从根本上摧毁这个威胁!
刚刚点燃的生机之火,再次被更猛烈的暴风雨所笼罩。能量的困境暂时缓解,但规则的攻防战,瞬间提升到了另一个更加凶险的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