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向着预期发展(1 / 2)

“清源优品”首批云雾茶通过专业渠道实现“优质优价”的消息,如同一阵春风,迅速吹遍了清源县的田间地头和政府大院。峰翠合作社的老周和社员们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增收,干劲更足了;其他试点合作社看到了希望,主动对照标准、提升品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就连之前持观望态度的部门和乡镇,也开始主动研究如何将本地特色产品纳入“清源优品”体系。平台公司的运作逐渐步入正轨,开始着手第二批产品的遴选和标准制定工作。一切似乎都在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然而,正如江辰所预料,市场的初步认可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品牌的建设和维护是一场持久战,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危机,总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

这天下午,江辰正在听取县交通局关于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的汇报,政府办主任王主任脸色凝重地敲门进来,附耳低声道:“县长,有紧急情况。刚接到市委宣传部网络舆情科的紧急通报,省里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民生论坛上,出现了一个热帖,标题是《‘清源优品’高价茶,是惠民还是伤农?》,内容……有点尖锐。”

江辰心头一凛,但面上不动声色,对交通局的同志说:“情况基本清楚了,你们按计划扎实推进,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具体细节我们下次再议。”迅速结束了当前的会议。

办公室只剩下他和王主任后,江辰立刻问道:“帖子具体什么内容?”

王主任将打印出来的帖子内容递给江辰。帖子以一个“知情消费者”的口吻,质疑“清源优品”云雾茶的价格远超普通茶叶,暗示其中可能存在“包装炒作”、“政府摊派”甚至“利益输送”;更关键的是,帖子还附了几张模糊的照片,据称是偷拍的,显示某处仓库环境杂乱,包装箱上有“清源优品”字样,质疑其存储条件不符合标准。发帖人还煽动性地呼吁网友“抵制虚假宣传,关注茶农真实收益”。

帖子发布不到三小时,点击和回复量已相当可观,虽然尚未被主流媒体转载,但在本地网络圈子里已开始发酵。负面舆情,尤其是涉及新生品牌和政府主导项目的负面舆情,扩散极快,处理不当,足以让前期努力付诸东流。

“宣传部什么意见?平台公司那边核实情况了吗?”江辰快速浏览着帖子,大脑飞速运转。

“宣传部建议我们尽快核实真相,主动回应,避免发酵。平台公司郝董事长已经看到了,正在紧急排查帖子中照片的来源和真实性,初步反馈是照片中的仓库并非他们合作的任何一家授权合作社或企业的仓库,包装箱也可能是伪造的,但需要时间最终确认。”王主任语速很快。

江辰沉思片刻。他意识到,这很可能不是简单的消费者投诉,而是一次有预谋的、针对“清源优品”品牌的抹黑行动。动机可能是商业竞争,也可能是对改革不满势力的反扑。但无论如何,必须迅速、果断、妥善处理。

“立即做好几件事。”江辰迅速下达指令,语气沉稳,“第一,宣传部牵头,立即起草一份《情况说明》初稿,态度要诚恳,表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已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并将依据事实及时公布结果。强调‘清源优品’的初衷和严格的质量标准,欢迎社会监督。这份说明先备着,视情况通过官方渠道发布。”

“第二,责成平台公司立即做两件事:一是全面自查所有授权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环节,确保万无一失;二是立即通过法律途径,联系论坛管理员,要求对帖子中可能涉及的诽谤、不实信息进行核实和处理,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第三,请市场监管局和农业局联合组成一个调查小组,马上出发,根据帖子提供的模糊线索(如果能找到的话),实地暗访核查,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弄清照片真相。”

“第四,内部统一口径。通知相关单位和试点乡镇,在官方调查结果出来前,不接受媒体采访,不随意发表评论,一切以官方发布为准。”

王主任一一记下,立刻转身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