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联合调研组的离开,并未给示范区指挥部带来预想中的短暂平静,反而像是按下了某个加速键,各种潜在的压力和矛盾开始更快地浮出水面。
关于政策创新的争论,从内部研讨和向上汇报,逐渐扩散到更广泛的层面。市里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通过不同渠道,表达了对“土地托管”等政策可能削弱政府管控力、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虽然言辞委婉,但背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与此同时,天湖区和经开区在“三角地”问题上的暗中角力也趋于表面化。双方都在通过各种方式,试图影响指挥部最终的政策细则和开发方案导向,希望能为本区域争取到更有利的条款。各种“建议”和“反映”雪片般飞到指挥部的案头。
这天上午,江辰刚处理完几份棘手的协调文件,罗成组长拿着一个文件夹,面色凝重地走了进来。
“江主任,你看看这个。”罗成将文件夹放在江辰面前。
里面是一份来自市委组织部的内部通知复印件,关于近期市级机关和部分重点平台干部交流任职的初步考虑方案。在涉及示范区指挥部的部分,赫然写着:“……拟对指挥部部分岗位负责人进行优化调整,加强领导力量……考虑调任现任综合协调组组员、原清江街道办事处主任江辰同志,任市信访局督查科科长……”
江辰的目光在那一行字上停留了数秒,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从炙手可热的示范区核心岗位,调到相对边缘的信访局任科长,这无疑是某种意义上的“冷处理”。
罗成压低声音:“消息刚传出来,具体原因还不清楚。但在这个节骨眼上,恐怕和近期的一些争论脱不了干系。周市长那边应该已经知道了,他刚才被市委主要领导叫去谈话了。”
江辰合上文件夹,语气平静:“服从组织安排。”
他没有多问,也没有抱怨。在体制内多年,他深知人事变动的复杂性和敏感性。自己作为政策创新的主要推动者和执行者,在争议漩涡中成为焦点乃至靶子,并不完全意外。这或许是一些人希望看到的局面,通过调整他的岗位,来延缓甚至改变示范区既定的改革方向。
半个小时后,周明光从市委回来了。他直接来到综合协调组办公室,脸色不太好看。
“江辰,你跟我来一下。”周明光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怒气。
两人再次走进周明光的办公室。
“组织部那个征求意见的方案,你看到了?”周明光关上门,直接问道。
“刚看到。”江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