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辰提议对清江实业公司进行专项审计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涟漪迅速扩散开来。
首先做出反应的自然是张海山。他没有像之前那样主动到江辰办公室“沟通”,而是在一次班子例会后,趁着其他人陆续离开,走到江辰身边,脸上带着一种混杂着委屈和愤懑的表情。
“江主任,听说……您对我分管的企业有些看法?”张海山的声音压得很低,但语气里的不满几乎要溢出来,“清江实业是有些老问题,但我张海山可以拍着胸脯说,这些年为了这家公司,我是殚精竭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搞专项审计,是什么意思?是对我个人的不信任,还是觉得我老张在里面有什么猫腻?”
他直接将自己与公司捆绑在一起,试图将工作问题引向个人对立。
江辰收拾着桌上的文件,面色平静:“张主任,不要激动。对街道下属集体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产核资和审计,是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正常举措,也是对历史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包括你在内的所有相关同志负责。如果公司运营良好,账目清晰,审计正好可以还大家一个清白。如果确实存在问题,早发现、早处理,避免更大的损失,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他避开了张海山挑起的人身攻击话题,始终站在工作和制度的层面回应。
“正常举措?”张海山嗤笑一声,带着几分讥讽,“江主任,您从市里下来,理论水平高,我佩服。但基层有基层的实际情况!有些陈年旧账,牵扯面广,真要一根线头扯到底,怕是会牵出不少麻烦,影响到街道的稳定大局!杨书记也是这个意思,要稳妥处理。”
他再次祭出了“稳定”和“杨书记”这两面旗。
“正因为牵扯可能不小,才更需要弄清楚。”江辰迎着他的目光,语气依旧平稳,“至于麻烦,不解决就不会成为麻烦了吗?捂着盖着,只会让小麻烦变成大麻烦。这件事,我已经向杨书记正式汇报过,相信组织会做出妥善安排。”
见江辰油盐不进,态度坚决,张海山脸色变了变,最终冷哼一声:“好,好!既然江主任坚持,那我拭目以待!”说完,拂袖而去。
张海山的激烈反应在江辰意料之中。然而,随之而来的其他一些微妙变化,则更值得玩味。
首先是区里几个相关部门的沟通,似乎变得不那么顺畅了。江辰打电话给区国资委一位相熟的科长,咨询集体企业审计的相关政策和流程,对方原本热情的态度变得有些含糊,只说是好事,但建议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做好预案,末了还隐晦地提了句“清江实业的情况可能有点复杂”。
其次是街道内部,一些中层干部见到江辰时,笑容似乎更加客气,但眼神中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和观望。党政办主任李莉在汇报工作时,也更为谨慎,涉及清江实业的话题,往往一笔带过。
甚至连之前积极推动的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在区里的审批流程也似乎慢了下来。王主任反馈,之前沟通顺畅的区发改委科室,最近几次联系,对方都表示“正在走流程,需要上会研究,请耐心等待”。
一股无形的压力,正在从四面八方悄然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