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沉入基层(2 / 2)

江辰点点头,没有再多问,但心里已经大致有数。清河苑的问题,绝不仅仅是“群众意见不一”那么简单,很可能触及了某些不规范经营背后的利益,甚至可能存在权力寻租的空间。张海山之前的推诿和杨国威的“稳妥”,或许都与此有关。

这天下午,江辰刚回到办公室,就接到区委办的通知,第二天上午召开全区防汛救灾总结暨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议,要求各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参加。

江辰将会议通知内容记下,正准备让李莉通知杨书记,杨国威却敲门进来了。

“江主任,区委的会议通知收到了吧?”杨国威笑着坐下,“明天我们一起去?”

“好的,杨书记。”江辰点头。

“另外有件事,”杨国威看似随意地提起,“区里最近在摸排各街道明年的重点项目,催报计划。我们街道之前报的那个‘清江社区服务中心升级改造项目’,我看了一下,觉得还可以再斟酌。毕竟财政资金紧张,是不是先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更紧要的刀刃上?比如一些应急的修补补。那个服务中心,虽然旧点,但功能还算齐全嘛。”

江辰心中一动。这个社区服务中心升级项目,是他在查阅往年计划时看到的,旨在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公共服务,也是他比较关注的一个民生项目。杨国威此刻提出“斟酌”,用意颇深。是想试探他对资金安排的态度?还是想以此平衡他关注“清河苑”带来的压力?

“杨书记,您的顾虑有道理。”江辰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平和地说,“资金确实要精打细算。不过,社区服务中心直接面向群众,其服务能力和环境水平,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感受。我看这样,明天开完会,我们找个时间,一起去现在的服务中心实地看看,再结合其他项目的轻重缓急,综合权衡一下,您看如何?”

他没有轻易否定杨国威的建议,而是提出了更务实的调研方法,将决策建立在事实基础上。

杨国威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好,江主任考虑得很周全,那就按你说的,先看看再说。”

送走杨国威,江辰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基层的工作,就像这窗外的景象,看似平静,内里却交织着各种复杂的诉求和博弈。他深知,自己这位新来的主任,每一个决策,每一步行动,都在被人仔细观察和解读。

他拿起笔,在日程表上郑重地写下:“调研:1.清河苑临街商铺整治可行性;2.社区服务中心现状及升级必要性。”

沉入基层,才能摸到实情。而摸清实情,才是破局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