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局长,”江辰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督查工作有其严肃的纪律和规定。发现问题,如实上报,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你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在这里跟我讲人情,而是立刻、无条件地按照督查组的要求,整改问题,补充合格物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至于如何处理,由市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和规章制度决定。”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刘明局长的声音也冷了下来:“江组长,年轻人,做事不要太绝,要给自己留条后路。清源的水,深着呢。”
“我的后路,就是党纪国法,就是职责良心。”江辰说完,直接挂断了电话。
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拨通了郭磊的电话,将平原县物资造假的情况、第二小组的汇报以及刚刚接到的说情电话,原原本本、不加任何个人色彩地进行了汇报。
郭磊在电话那头听完,只说了三个字:“知道了。”便挂了电话。
但江辰知道,风暴已经掀起。
不到十分钟,赵志坚秘书长直接下令:第二督查小组暂留平原县,督促其立即整改;市纪委监委驻水利局纪检监察组会同市应急管理局,立即组成联合调查组,赶赴平原县,对物资造假问题开展深入调查,严肃追责问责!
同时,赵志坚秘书长在当天下午召开的防汛指挥部紧急会议上,全文宣读了江辰整理报送的关于平原县物资造假问题的简报,并以此为例,严厉批评了部分县区和部门存在的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形式主义,要求全市引以为戒,开展防汛物资大排查。
江辰撰写的简报,以及他顶住压力、坚持原则的行为,成为了撬动整个清源市防汛工作作风整顿的第一根杠杆。
当晚,江辰在宿舍里,接到了王大海科长的电话。
“江辰,平原县的事,我听说了。”王大海的语气带着复杂的情绪,“你做得对,坚持原则没有错。但是……你也要有心理准备,你这次,可是把平原县,甚至可能他们上面的一些人,彻底得罪了。那个刘明,听说背景不简单。”
“科长,我明白。”江辰看着窗外清源的夜色,目光清澈而坚定,“但如果重来一次,我还会这么做。有些底线,不能突破。”
王大海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又带着几分赞许:“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仕途这条路,有时候就需要这种‘傻劲’和‘硬气’!早点休息,后面还有硬仗要打。”
放下电话,江辰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尽管知道前路可能更加艰难,但他无愧于心。他的仕途宁愿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也绝不愿踩着原则和良知的碎石滑落。
铁证如山,不仅在于那些残破的编织袋,更在于他心中那座永不倾斜的正义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