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无声的瘟疫(2 / 2)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田间的枯黄仍在蔓延。恐慌的情绪开始在新定居点滋生。

第三天傍晚,陈雪几乎要绝望时,她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一份被标记为“低关联度”的文件——那是一本扫描版的地方志,记录某个偏远山村在数百年前曾爆发过一种“鬼掐苗”的怪病,描述的症状与眼前的枯萎病有五六分相似。据载,当时是一位游方郎中,用一种生长在阴湿墓穴旁的、名为“腐骨草”的罕见毒草,以毒攻毒,熬制药液喷洒,竟遏制了病情。

“腐骨草……”陈雪立刻在全域数据库和植物图鉴中搜索。结果显示,这是一种具有极强生物毒性的植物,能破坏细胞膜结构,末世前就已极为罕见。但有一条不起眼的附注引起了她的注意:有研究表明,腐骨草的毒素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与土壤中的某些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失去毒性。

一个大胆的猜想在她脑中形成。

她立刻接通了陈浩的通讯:“浩子!查一下病株和病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特别是铬、砷、铅这些!还有,对比一下我们使用的肥料成分清单!”

陈浩那边立刻行动。很快,结果传来,令人震惊:病田土壤中,几种重金属含量显着高于健康土壤,而他们使用的、由堡垒统一生产的有机肥中,恰好含有微量的这些元素,原本是在安全范围内的。

“是肥料?!”陈浩失声道。

“不完全是!”陈雪语速飞快,“是相互作用!末世后,土壤环境可能发生了我们未知的微妙变化,使得原本无害的微量元素和肥料中的某些成分,在特定作物体内,催化生成了一种全新的、缓慢作用的‘内源性毒素’!这种毒素从内部瓦解植物,所以找不到外部病原体!那本古书上说的‘以毒攻毒’,可能指的就是利用‘腐骨草’毒素优先与土壤中的重金属结合,阻断这个催化过程!”

理论似乎说得通,但风险巨大。“腐骨草”本身是剧毒,用量稍有差池,不仅救不了庄稼,反而会造成更彻底的污染。

“我们没有‘腐骨草’,”陈浩冷静下来,思维急速运转,“但是……如果我们能模拟它的作用原理呢?找到一种能够强力螯合(结合)土壤中那些特定重金属的物质,先行中和掉它们?”

“乙二胺四乙酸(EdtA)!”旁边一位曾是化工工程师的研究员脱口而出,“它是一种很强的螯合剂,能有效结合多种重金属离子!战前常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

“仓库里有吗?”陈浩急问。

“有!但存量不多,主要是之前搜集来的实验室试剂!”

“立刻进行小范围田间试验!”陈浩当机立断,“配置不同浓度的EdtA溶液,对发病初期和尚未发病的区域进行灌根处理!严密监控效果和副作用!”

命令被迅速执行。几天后,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经过EdtA处理的病株,枯萎速度明显减缓,部分边缘区域甚至出现了恢复的绿意!而未发病区域经过预防性处理后,发病率显着下降!

一场足以颠覆“守望者”根基的无声瘟疫,终于在科技与古老智慧的联手之下,被艰难地遏制住了。

陈浩和陈雪站在恢复生机的试验田边,看着那挣扎着从枯黄中透出的点点新绿,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们的脸上带着疲惫,更带着一种跨越了不同领域知识壁垒后、共同解决难题的振奋。

“看来,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有时候比我们想象的更有用。”陈雪轻声道。

“但也需要新的知识去解读和验证。”陈浩补充道,他弯腰抓起一把泥土,“这次危机提醒我们,末世后的世界,连最熟悉的土地,也变得陌生而危险。我们的农业,不能只靠经验,必须建立更科学、更全面的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

他握紧了手中的泥土,仿佛能感受到其中潜藏的、尚未可知的秘密。

这场瘟疫暂时过去了,但它留下的警示和那分离出来的“未知有机化合物”样本,如同一个幽灵,预示着未来的道路,依然布满未知的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