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副武器的明确划分,如同为每个齿轮找到了最契合的卡槽。接下来,便是要将这些齿轮打磨得无比锋利,确保在需要咬合时,能迸发出最致命的力量。而在这末世,力量最直接的体现,便是精准——用最少的消耗,最短的时间,最致命的一击,瓦解威胁。
堡垒内部,经过特殊隔音处理的靶场区域,成为了接下来数日的核心舞台。这里的灯光被调整到模拟不同光照条件(白昼、黄昏、夜间微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硝烟与金属摩擦的气息。
陈锋站在靶场前端,如同最严苛的教官,面前是已经就位的家人,以及他们各自的主武器。
“都记住!外面的那些东西,不打头,就等于给它挠痒痒!”陈锋的声音在靶场内回荡,“我们的每一发子弹,每一支箭矢,都无比宝贵!浪费,就是犯罪!精准,就是生命!”
训练首先从静态精准开始。不同距离的固定靶,靶心被精确标记为代表丧尸头部的缩小区域。陈默手持加装高倍镜的精确射手步枪,呼吸平稳,每一次扣动扳机都伴随着一声轻微(消音器效果)而果断的“噗”声,远处的靶心应声洞穿,弹孔几乎重叠。他追求的是极致的稳定与效率。
陈浩则趴伏在射击位上,全神贯注地操控着军用弩。他需要克服弩箭抛物线带来的影响,计算不同距离的抬升量。起初几箭略有偏差,但在陈锋的指导和反复练习下,他逐渐找到了手感,弩箭开始稳稳地钉入代表眉心的靶心区域。他需要练到的,是在心跳加速的情况下,依旧能保持这种精度。
陈雪握着她那紧凑型手枪,双臂微微前伸,努力控制着后坐力带来的枪口跳动。手枪射击难度更高,她需要更近的距离才能保证命中要害。陈锋在一旁不断纠正她的握持姿势和击发节奏:“稳,不要慌!想象目标就在眼前,扣扳机的动作要轻柔,像是怕惊动它一样!”
陈建国和李秀娟也在指定的安全距离,使用他们的自卫手枪进行基础射击练习。枪声对他们而言依旧有些震撼,但他们努力克服着,每一次命中靶标(即使不在要害区),都让他们的眼神更加坚定一分。
静态精准只是基础。真正的考验在于动态射击。
陈锋启动了靶场的移动靶系统。几个模拟丧尸蹒跚移动轨迹的靶子开始沿着预设轨道不规则地左右晃动,速度虽然不快,但足以给瞄准带来巨大挑战。
“注意提前量!”陈锋吼道,“它们不是在跑,是在晃!预判它们下一步的位置!”
陈默迅速适应,他的空间感知能力在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能更清晰地捕捉靶子的移动轨迹和速度,步枪点射依旧保持着高命中率。但他也开始练习在更短的反应时间内完成瞄准击发,追求速度与精度的平衡。
陈浩遇到了难关。移动靶让他之前熟悉的抬升量计算变得复杂,弩箭飞行需要时间,他必须预判得更远。接连几箭落空,他有些急躁。
“沉住气!”陈锋走到他身边,“感受它的节奏!别跟着它乱晃,找到它移动的规律,在它转向的瞬间,或者速度最慢的时候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