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 第140章 天下更有“周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之说。

第140章 天下更有“周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之说。(1 / 2)

可汗敲响了百年未鸣的警钟?

药罗葛狄银自幼立志成为像先祖药罗葛狄银可汗那样的统治者。那位在后唐时期几乎统一河西走廊的药罗葛狄银可汗,将归义军领地尽归甘州回鹘治下,使疆域达到鼎盛,并获后唐册封为顺化可汗。

出于对先祖的崇敬,现任可汗沿用了相同的名字。若按西方传统,他应被称为药罗葛狄银可汗二世。这位继承者不仅以此致敬先祖,更怀有超越前人的雄心——他要让后世提及药罗葛狄银可汗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

然而雄心需要实力支撑。此刻甘州回鹘正面临大周帝国的进攻,统帅正是战无不胜的周天子柴皓。这位从梁山起家的,短短数年间取代赵宋、横扫金国、覆灭西夏、吞并漠北,更征服大理和高丽,创下中原王朝前所未有的伟业。

药罗葛狄银可汗虽敬佩柴皓的成就,却自知难以企及。西夏后,他一面收容溃兵,一面试图以沙漠为屏障躲避大周视线。但周军的到来粉碎了他的幻想。可汗原以为连年征战后大周需要休整,辽阔疆域已达治理极限。然而历史证明,他低估了这个新兴帝国的野心与实力。

辽阔的疆域若缺乏高效的统治体系,必将引发诸多隐患,最终导致帝国迅速瓦解。

因此,无论是出于稳固统治的考量,还是为了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大周帝国都应当停止继续征伐。

正如当年大宋初立之时,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在平定南唐、后蜀、吴越等割据势力后,便不再扩张疆土。

他曾手持玉斧,面对天下舆图,划定大宋边界。

当时,宋太祖以玉斧指向西南与大理国相邻的大江,对群臣宣告:“我大宋疆界,至此江为止。”

此举固然是为了塑造仁德之君的形象,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大宋当时无力征服四方诸国。

即便有能力攻占大理,也未必有余力治理。

正如当年刘备入蜀,亦难以彻底降服南蛮。

药罗葛可汗作为甘州回鹘的领袖,并非愚钝之人,自幼研习中原文化,熟知宋太祖这段典故。

他认为,如今大周的疆域已是赵宋的两三倍,已达帝国极限,即便甘州与河西走廊曾属中原,以大周如今的幅员辽阔、天子威仪,想必不会再觊觎这片贫瘠之地。

自安史之乱后,河西与中原政权更迭频繁,战火连绵。

曾经的丝绸之路因战乱与匪患而断绝。

及至大宋,海上丝绸之路兴起,虽航程更远,却比陆路更省人力物力,巨型海船一次运载的货物远超陆路车队。

因此,陆上丝绸之路几乎失去价值。

无论从何种角度考量,大周都该止戈休兵,不再将目光投向西北的荒芜之地。

然而,药罗葛可汗万万没想到,漠北三十万联军覆灭的消息传来不久,大周铁骑便已兵临甘州!

如此神速,宛如天兵降临!

丝毫不给药罗葛可汗喘息之机!

此刻,他心中已生悔意。

“可还记得当年河西归义军!”

甘州回鹘可汗药罗葛狄银,此刻是真的后悔了。

倘若早知大周将兵发甘州,药罗葛狄银断不会仓促竖起复国旗号,更不会收容那些入境的西夏部众。

他本该当机立断扣押所有西夏人,将其押送大周边境献俘。同时遣使奉上甘州户籍舆图,向柴皓表明臣服之心。

如此虽会使甘州回鹘如昔日附庸西夏般屈居大周羽翼之下,却终归能保全部族生息。毕竟河西回鹘自古便随势俯仰——大唐鼎盛时,回鹘曾是西域最忠实的鹰犬,连河西这片沃土亦是天可汗所赐。

待唐室衰微,河西回鹘转投吐蕃帐下,连带着河西汉人也渐染胡风。司空图《河湟有感》中汉儿学得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正是彼时写照。

当吐蕃因内乱分崩离析,沙洲豪杰张议潮率汉儿揭竿而起,建立归义军四千里河山。可惜张淮深时内忧外患,至张承奉兵败东线,曹议金取而代之,终使甘州回鹘鸠占鹊巢。

这段往事注定柴皓不会接纳药罗葛狄银的投诚——在周天子眼中,河西回鹘不仅是归义军的背叛者,更是大唐西域霸业的掘墓人。

柴皓此行,不仅为收复河西、重开西域通道,更怀着对昔日汉家英豪的追思——第一代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以及那支湮没于风沙中的归义军!

他要为归义军讨回血债!

今日鸣金急召诸位,只因我甘州回鹘已至存亡关头!药罗葛狄银可汗高踞宝座,眉宇间凝结着化不开的凝重。

帐中骤然死寂。方才还窃窃私语的贵族们噤若寒蝉,可汗罕见的肃穆让他们脊背发凉——这危机,恐怕比当年西夏与辽国联手威逼时更凶险!

莫非喀喇汗的铁骑越过了雪山?须发如蓬的老国相率先打破沉默。作为可汗叔父兼三万帐部族首领,他的权柄仅次于药罗葛嫡系五万帐部众。

甘州回鹘二十余万帐、二十二万丁壮的庞然势力,此刻却笼罩在未知的阴云下。能让可汗如此失态的,唯有西方那头巨兽——喀喇汗王朝!

这支由回鹘与葛罗禄混血的狼群,在萨图克布拉格大汗时代便撕碎了波斯萨曼王朝,更将西域于阗国蚕食殆尽。其疆域远超甘州、高昌两部回鹘之和,百万帐部众的恐怖实力,连全盛时期的西夏亦要避其锋芒。

若非昔日辽夏两国制衡,喀喇汗的弯刀早已斩向东方......

备用群

后来西夏与辽国联手吞并了甘州回鹘,仅剩高昌回鹘成为喀喇汗与西夏、辽国之间的屏障,喀喇汗因此不敢轻举妄动。

若高昌回鹘被灭,喀喇汗将直接面对辽国和西夏的威胁,稍有不慎便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