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 第100章 当年公孙胜在梁山所言,分毫不虚!

第100章 当年公孙胜在梁山所言,分毫不虚!(2 / 2)

他深知,天下大势,不进则退!

田虎野心勃勃,不甘心像五代十国的南唐、吴越那样,最终被他国吞并,沦为阶下囚。

甚至,若他不能夺得天下,日后败亡的下场恐怕比南唐、吴越国主更惨。

毕竟南唐、吴越是正统王朝,赵宋灭国后尚且要装模作样地优待之君。

而田虎却是反贼,是草寇!

无论是赵宋还是柴皓的大周,都不会容忍他长期盘踞太行山!

为此,田虎在积蓄力量的同时,也暗中勾结金国。

他麾下兵强马壮,又占据险要地势,扼守河东、河北,犹如插在中原的一根钉子。

因此,金兀术也表达了合作意愿,并承诺:若田虎立下大功,金国便扶持他做中原皇帝!

就像当年辽国扶持石敬瑭建立后晋一样!

金国不贪图中原土地,只要燕云十六州和太原三镇。

这个条件,实乃丧权辱国!

当年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借辽国之力称帝,便遭天下唾骂。

石敬瑭自己也知这是耻辱,但为了帝位,只能咬牙认了。

而后晋出帝石重贵试图摆脱辽国控制,却反被灭国。

相比之下,田虎比石敬瑭更加。

石敬瑭虽为儿皇帝,至少曾是一国之君,明白此举可耻。

而田虎得到金兀术的许诺后,非但不以为耻,反而沾沾自喜!

因为按正常局势,他既灭不了赵宋,也敌不过柴皓,根本没机会称霸中原。

如今,他的地盘不过区区五州。

他与金国的盟约,更像是甘愿当走狗,换取金国默许他统治中原。

若石敬瑭是儿皇帝,那田虎若称帝,恐怕连儿皇帝都不如,只能算孙皇帝!

然而,田虎对此却心动不已!

为何?

金国占据中原多少土地并不重要,只要田虎能有机会成为半壁江山的皇帝,摆脱太行山草寇的身份,他就心满意足了!

当田虎得意洋洋地向手下文武大臣透露与金国的盟约时,大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有人为此欢欣鼓舞,也有人立刻皱起了眉头。

右丞相卞祥站出来说道:大王,争夺江山固然重要,但与金国这样的外族结盟是否欠妥?

且不说燕云十六州和太原三镇的战略意义,单说此事若传扬出去,天下人的唾骂恐怕比当年骂石敬瑭还要厉害!

这番话一出,在场不少文武官员纷纷点头附和。

左丞相乔道清也紧接着劝谏道:大王明鉴!此举确实如同石敬瑭当年所为。若被世人知晓,必将遗臭万年!失去民心,就算得到天下也难以坐稳!

田虎的这两位丞相都是当世豪杰。乔道清又名乔冽,精通幻术,既是左丞相又是国师。在水浒原着中,他法术高强,连公孙胜都难以取胜,最后只能请出罗真人才将其降服。

右丞相卞祥虽然名为丞相,实为猛将。他身高九尺,力大如牛,善使开山大斧和长枪。在水浒故事里,他曾独战史进、花荣二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后来卢俊义加入围攻,才力竭被擒。卞祥的武艺被认为不逊于卢俊义,甚至有人认为他远超林冲。

这两位能臣猛将虽然追随田虎多年,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仍坚守气节,坚决反对与金国结盟出卖中原利益。

田虎见左右丞相一同反对,脸色骤然阴沉:二位丞相此言何意?本王此举皆为众人谋出路,岂是为一己私利?若待柴皓坐稳中原,岂会容我大晋存世?届时大军压境,我等皆要命丧黄泉!

他振振有词地将满朝文武与将士绑作盾牌,看似忍辱负重为众人谋福,实则只为满足个人野心。其实大晋尚有归顺新朝之选,众文武尚可建功立业,唯独田虎难逃软禁命运。

这位自诩乱世枭雄的晋王,宁做金国儿皇帝也要争夺中原帝位。水浒原着中,当梁山大军压境时,田虎同样动过投金念头,幸得卞祥力挽狂澜。

此刻卞祥再度挺身而出。这位心怀忠义的将领,当年因不满赵宋昏庸追随田虎,如今却对主公彻底失望。他昂首谏言:大王明鉴,自古得国需正。汉高祖以仁义得天下,秦隋因速亡。后晋石敬瑭称儿皇帝,不过十二载便。望大王三思,莫要遗臭万年!

大周柴氏能坐拥天下,成为中原之主,皆因其兼具武德与仁德。

大王若想逐鹿天下,就该效仿柴皓,广施仁德,践行大义,方能赢得民心所向。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与豺狼般的金人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金人兵强马壮,即便联手灭了柴周,今日许你中原之主,明日便可背信弃义。届时大王孤立无援,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