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 第94章 庸主祸国,殃及万民——

第94章 庸主祸国,殃及万民——(2 / 2)

“愿随朕南下者,速至南门集结!”

定下南逃之计,吴敏与赵桓对视一眼,在城头高声下令。

然而,这番号令几乎无人响应。

赵宋早已失去民心,除士大夫与既得利益者外,无人愿为其效死。

若非柴皓尚未正式攻城,又无人带头,汴梁军民恐怕早已绑了皇帝百官,献于新朝。

此刻,众人皆在观望。

赵桓与吴敏的对话不过是场戏。

君臣师生多年,只需一个眼神便能心领神会。

吴敏声称要开南门,不过是为了迷惑城头的汴梁守军。

若他们向柴皓报信,引兵去南门堵截,二人便可趁机从东门脱身。

汴梁城周长达数十里,绕城追击绝非易事。

这正是声东击西之计!

待吴敏和赵桓分头下城离去,北门守军面面相觑,心照不宣。

下一刻,北门缓缓开启。

数名守将出城,在护城河外跪拜高呼:“赵家天子已逃往南门,恭迎大王入城!”

城外,柴皓端坐马上,见状微微一笑,抬手一挥。

身后两万铁骑当即分出数千,左右包抄汴梁东门。

柴皓一眼识破赵宋君臣的计策,更料到他们必走东门。

常人以为南门是生路,赵宋却知南门不可行。

东门通往江南,才是最佳选择。

至于西门,反不如南门稳妥。

即便如此,柴皓也未只围东门,而是分兵堵截东、西两门,另遣一部绕向南门。

四面城门,尽数封锁!

毕竟赵宋朝廷不乏愚忠之辈,有人真信南门可逃,也有人反其道而行,偏走西门或南门。

柴皓一个不饶——临阵脱逃者,皆是心虚有罪之徒!

“恭迎周王!”

部署完毕,柴皓率军自北门入城。

城门内外,汴梁军民夹道相迎,齐声欢呼。

人人脸上,皆洋溢着由衷的笑意。

昔日鱼肉百姓、苛捐杂税横行的赵宋王朝覆灭了,以仁德着称的柴皓登上帝位,大宋子民的生活必将比赵宋统治时期更加美好!

百姓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幸福生活欢欣鼓舞。

就连汴梁的禁军将士也满怀喜悦。

他们深知,柴皓治军从不偏袒文官轻视武将,赏罚分明,公正无私。

军饷从不拖欠,即便战死沙场,抚恤也极为优厚。

阵亡将士的家属更能得到尊重与妥善照料。

这些待遇,在赵宋时期简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但在柴皓治下,这些都成为了现实。

河北与汴梁仅一河之隔,两地通婚频繁。近来柴皓治理下的河北变化,汴梁军民皆有耳闻,甚至亲眼目睹。

因此,柴皓入主汴梁,正是汴梁军民期盼已久的大事。

此刻,汴梁街头张灯结彩,不少商户自发燃放庆贺。

这些商贾都曾受惠于柴皓。

当初柴皓挟持赵佶游汴河时,就大力扶持过汴梁商户,虽然最终由赵宋皇室买单。

赵宋时期,汴梁商业繁荣,但也引来权贵觊觎。

一旦朝中大臣涉足商界,必然倚仗权势打压民间商户,甚至强取豪夺。

就像赵佶常去的黑瓦舍,实为少宰李邦彦暗中掌控。

而柴皓在河北虽设官营商号,却公私分明,坚持市场自由,从不以权谋私欺压商贾。

这正是汴梁商贩梦寐以求的治世!

朝廷可以经营官办商号,甚至能通过大宗采购养活大批民间商户。

但官员利用职权经商,欺压百姓,终将导致商业凋敝,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赵宋末年已现此端倪,而柴皓的到来将彻底改变这一切!

所有人都坚信,随着柴皓入主汴梁,一个吏治清明、武备强盛的新王朝已然降临!

这一日,汴梁城万人空巷,普天同庆。

在万众欢呼声中,赵桓、吴敏、秦桧、耿南仲等赵宋君臣皆被押解至柴皓面前。

就连退位的赵佶及其心腹蔡京、童贯等人,也未能幸免。

赵佶与赵桓父子被押至柴皓马前时,这位新主正勒马立于汴京御街之上。

望着眼前这对之君,柴皓不禁想起史书所载的靖康之变——

在那场令华夏蒙羞的浩劫中,正是这昏聩的父子二人,在尚有抵抗之力时屡出昏招,终致举国沦丧。

金人的铁蹄踏破汴梁,掳走皇族贵胄、后宫女眷三千余众,文武百官及家眷过万,更有十万黎民沦为奴仆。

朱皇后不堪,投水自尽;韦妃被迫委身敌将,诞下二子;徽钦二帝与众皇族行牵羊之礼,受尽折辱。

茂德帝姬先遭完颜宗望凌虐,后又被完颜希尹摧残至死。

这场滔天浩劫中,唯有徽钦二帝与奸佞之臣罪无可赦,余者皆是无辜罹难。

二帝之昏聩,令汴梁生灵涂炭,使北地百姓陷于水火。

若说靖康之耻乃华夏之殇,此二人便是千古罪魁!

庸主祸国,殃及万民——

而今入主汴京的,是柴皓。

腐朽的赵宋将倾,崭新的秩序将立。

历史不会重演,但罪责终须清算!

赵佶!赵桓!尔等可知罪?柴皓冷眼俯视着被缚的二人。

逆贼!赵桓虽被捆绑,仍昂首厉喝,你犯上作乱,还敢问朕之罪?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