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连白银都未成为主流货币,遑论如此巨款?即便后来的明朝因海外白银流入得以普及银钱,朝廷也难一次性调拨这般数额。
时立爱故意抬高金银价码,正是为留出讨价空间。
但金银可议,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绝无让步余地!
这三处战略要地,才是金国真正的目标!
太原控河东而接雁门,金军自五万兵马围城后,便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若得此要塞,汴梁命脉尽在金军掌控,随时可挥师南下!
中山府同样关键,占据此地便能随时进犯河北西路。
中山之名源于太行山,此地扼守太行要冲,山中八陉贯通河北与河东。
北出中山可逼幽燕,加之河间府,金军驻此两镇,南下北上皆可自如,更能直捣柴皓的幽州老巢。
若金国自燕山发兵,南北夹击,柴皓的幽州基业将腹背受敌。
此外,柴皓已夺回磁州、邢州等河北失地,若金国不占中山、河间,以宋廷之懦弱,迟早被柴皓收入囊中。
届时,幽州本部与中山、河间及河北诸州连成一片,柴皓势力将覆盖北方半壁。
金国再想剿灭,难上加难!
唯有占据河间、中山,方能切断柴皓河北与幽州之联系,分其势而击之。
不过,时立爱不会向赵宋君臣和盘托出。
在他眼中,赵桓、吴敏之流毫无合作价值——正如当年联金灭辽,金军横扫辽境,宋军却迟迟不动,最终败于白沟河,连幽州都拿不下。
与其让宋廷拖后腿,不如先灭宋以壮金国,再全力剿灭柴皓。
眼下,必须限制柴皓扩张,而河间、中山、太原三镇正是钉死其势力的关键。
赵桓咽了咽唾沫,试探道:“金使……可否再议?大宋愿加赠粮草或岁币……”
时立爱冷笑:“宋主真是舍命不舍财!莫非以为大金索要三镇是为攻宋?别忘了,柴皓已夺河北多地,若他站稳脚跟,汴梁便是下一个目标!”
金国若得河间、中山、太原三镇,便可驻守重兵。
届时金宋联军南北夹击,助宋廷收复河北失地。
而后合兵南下直取幽州,我大金再发兵北上,必叫那柴逆插翅难逃!
时立爱此言一出,赵桓瞳孔骤缩——
河北诸州尚在柴皓之手!
金人虽劫掠成性,终究只为求财,无意久据中原;
而柴逆抗旨不尊、收揽民心,分明志在天下!
此贼方为赵宋心腹大患!
太原三镇可弃,柴逆必须除!
赵桓猛拍御案:准奏!割让三镇!
和议既成,赵桓与耿南仲搜尽汴梁金银,得金二十万两、银四百万两,民间积蓄为之一空。
百姓怨声四起,然金人恐逼反宋廷,且忌惮柴皓铁骑,遂纳此数北归。
靖康元年二月底,十万金军押运财帛粮草启程,宋廷遣使持割地诏书随行,命三镇官吏献城投降。
为防宋军袭扰,金人更令赵桓下旨:宋军需护送至黄河,不得越旗追击。
西军将士愤懑难平,却见黄河北岸已立禁旗,上书过界者斩。
牟驼岗大营内,柴皓闻讯冷笑提缰。
身后两万铁骑、八万步卒列阵如林。
出兵!
十万雄师轰然开拔,战旗卷破残冬。
牟驼岗上,柴皓一身白袍银甲,策马立于山巅。
前方,十万将士士气如虹,列阵而出,如洪流般涌出大营!
原本的八万步骑,为何增至十万?
只因赵宋与金国议和赔款的这一个多月里,西军之中如吴玠、吴璘这般的热血儿郎,纷纷率部来投!
汴梁城内,亦有不堪朝廷屈辱的禁军将士,愤而投奔柴皓。
此外,王渊率领敢战士从雄州赶来,亦有众多勇士加入。
短短月余,柴皓麾下便多了两万精锐!
其中,大半为西军子弟与雄州敢战士!
令人意外的是,汴梁朝廷对此竟毫无察觉,就连金军也未发现柴皓已悄然扩军至十万!
王渊的敢战士自不必说,岳飞、高宝等人本就是敢战士出身,与幽州军交好,故有数千人慕名而来。
西军方面,种师道掌控得力,送来的皆是各家将门嫡系子弟。
如今局势明朗,柴皓崛起之势已不可阻挡。
初至汴梁时,他仅率万余骑,而今不过两月,麾下已有十万雄师!
如此迅猛之势,足见天下义士皆心向柴皓!
西军诸将或愤于朝廷昏聩,或恨金人猖狂,或为子弟前程考量,皆默契配合,将此事瞒得密不透风。
营帐数目未减,外人自然无从察觉。
今日,便是这十万大军首次出征!
“将士们!赵宋朝廷懦弱无能,坐拥大军却不敢抗金,反以金银粮草媚敌,更欲割让三镇,效仿石敬瑭求荣!”
“尔等——可愿答应?!”
柴皓横枪立马,声震四野。
“不愿!”
“不愿!”
“不愿!”
十万将士怒吼如雷,战意冲天!
十万铁血儿郎齐声怒吼,人人面红耳赤,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说得好!
绝不能!
金贼掠走的财宝,是汴梁百姓的血泪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