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2 / 2)

这般行径,当真刷新了下限!

……

两时辰后,牟驼岗军营。

柴皓见到了赵桓派来的特殊——茂德帝姬。

望着眼前二十三四岁、温婉中带着哀伤的帝姬,柴皓脸上不见喜色,反而眉头紧锁。

这赵桓竟将亲妹妹茂德帝姬送入军营,把他柴皓当作何人?

莫非要他效仿曹贼?

简直是对幽州王人格的侮辱!

中军帐内,柴皓目光扫过局促不安的茂德帝姬,又看向送亲的石彦明等六人,冷声道:原以为赵佶已够,不料赵桓更胜其父!

亲妹妹竟如货物般随意赠人,他将帝姬视为何物?又将本王看作什么人!

石彦明等人面红耳赤,无言以对。这六人原是赵佶身边护卫,本欲留守汴梁抗金,却被派来行此差事。

那机灵宦官见状,忙赔笑道:幽州王明鉴,陛下此举绝无轻慢之意……

因怜惜茂德帝姬,更仰慕幽州王乃当世豪杰,特将帝姬送至大王营中,望得庇护。

金兵围攻汴梁甚急,城垣危如累卵!

若城破之日,帝姬恐遭不测。

唯有托付于大王,官家方能心安。

官家身为长兄,太上皇远行,自当为妹择良木而栖。

此乃以妹相托之厚信!

帝姬命途多舛,原拟许配蔡太师六公子。

未及定亲,蔡公子竟殁于江南贼手。

姻缘之事,遂耽搁至今。

今得遇大王这般英雄,帝姬终得所依!

柴皓睨着那宦官,嘴角浮起讥诮。

这阉人倒比朝中诸多庸官伶俐。

寥寥数语,便将赵桓的怯懦粉饰成兄妹情深,更将柴皓捧作可托付终身的豪杰。

话里话外,既点明汴梁危局,又暗催柴皓出兵救驾。

字字机锋,一箭三雕!

细辨之下,其中几句倒是情真意切。

柴皓未置可否,转向始终低首蹙眉的茂德帝姬:军营粗陋,非女子宜居。

若不愿留,便让石彦明送你回去。

孤自会向赵桓交代,不累及尔等。

一直垂首的帝姬蓦然抬眸,眼波如秋水含烟。

惊惶哀愁间,闪过一丝讶异。

确是个倾国绝色——肌肤胜雪,杏眸含愁。

朱唇紧抿,惹人怜惜。

想那赵佶虽昏聩,却生得俊逸非凡。

百六十年来,赵氏代代纳娶绝色,血脉早已淬炼。

当年刘贵妃宠冠六宫,二十七岁薨逝后,犹被追封为后。

赵佶这般多情之人,对茂德帝姬生母刘贵妃仍念念不忘多年,足见刘贵妃的绝世姿容与温婉性情。

作为他们的女儿,茂德帝姬继承了父母所有优点——倾国倾城的容貌、超凡脱俗的气质、婀娜曼妙的身姿。肌肤胜雪,明眸皓齿,青丝如瀑,玉腿修长。这般姿容若在后世,足以让当红明星黯然失色;若论气质风韵,更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女神。

最令人惊叹的是,方才低首而立时,茂德的脸庞几乎完全隐没在衣襟之中。待她抬首瞬间,柴皓才真正看清这位传奇帝姬的真容。望着那张绝美容颜与不经意瞥见的曼妙曲线,柴皓心头蓦然闪过一句:低头不见脚尖,方知人间绝色。

可这双摄人心魄的明眸里,此刻却盛满哀伤与惊惶。虽贵为帝姬,命运却比寻常女子更为坎坷。幼年丧母,十六岁时便被父皇许配给素未谋面的蔡京之子。婚约未定,未婚夫便遭横祸。为顾全蔡家颜面,赵佶竟将女儿深锁宫闱八年,直至二十四岁芳华。

如今新帝赵桓为笼络反王柴皓,竟将亲妹作为筹码。临行前再三叮嘱:无论遭受何等屈辱,都要忍气吞声侍奉这个传闻中凶神恶煞的叛贼。以致茂德踏入军营时,始终战战兢兢不敢抬头。

直到听见那道清朗温润的嗓音,听到对方竟破天荒让她自行抉择——这是她浮萍般的人生里,第一次有人询问她的意愿。

如今,她竟从一个被皇兄斥为十恶不赦的叛贼口中,听到了询问自己意愿的话语!

这对茂德帝姬而言,当真是平生头一遭。

她娇躯轻颤,泪眼婆娑,如梨花带雨般潸然泪下。

积压多年的委屈与无助,此刻尽数涌上心头。自母妃早逝后,再无人问过她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