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2 / 2)

梁山全军到齐!

尔等金贼也敢围困我家主公?

且看混世魔王樊瑞的手段!

飞天大圣李衮来也,杀无赦!

小温侯吕方在此,金贼受死!

汴梁城南角突然杀声震天,正是柴进率领留守梁山的樊瑞、李衮、吕方等众将赶到。

南路勤王军都总管张叔夜,率部前来助幽州王破敌!

又一声呐喊响起,与梁山军同行的张叔夜部队抵达战场。不过这声呐喊出自其长子张伯奋之口——毕竟张知州乃文官出身,年事已高,实在难以亲自阵前呼喝。

眼见援军接连而至,完颜宗望不禁愕然。短短时间内,中原军队竟增兵十五六万之众!

与完颜宗翰交换眼神后,金军统帅不得不咬牙下令收兵回营。若这几路兵马同时进攻,与柴皓激战整夜的金军恐怕要吃大亏。

柴皓并未乘胜追击。金军主力尚存,此番只是暂时撤退重整。况且战略目标已然达成,不必让将士们再作无谓牺牲。

金军撤退之际,柴进带着樊瑞、吕方等梁山将领立即前来拜见。柴皓与叔父寒暄后,又亲切问候了众位将领。

末将西军白梃兵统领杨可世,参见幽州王!

未能亲眼得见王爷昨夜英姿,实在遗憾!

西军五千骑兵主将杨可世上前行礼,眼中满是敬仰。

杨将军威名,孤早有耳闻。

前年白沟河之战,将军率白梃兵直逼耶律大石中军二百步内,当真勇猛。

可惜童贯无能,委屈了将军这般良将!

柴皓朝杨可世微微一笑,言语间盛赞其赫赫战功,令杨可世连称不敢当,眼底却泛起掩不住的喜色。

英雄相重,能得幽州之主柴皓这等豪杰称许,杨可世怎能不心潮澎湃?

张叔夜,拜见幽州王!

当年梁山少年郎,如今已成睥睨九州的雄主......

年迈的张叔夜姗姗来迟,郑重向柴皓躬身行礼时,眼中满是叹服与追忆。

虽身为宋臣,面对朝廷通缉的要犯,张叔夜这一拜却非因王爵尊位,而是敬重柴皓摒弃前嫌驰援汴梁、力抗金兵的浩然正气。

纵使熟读圣贤之书,本当避嫌远祸,这位老臣仍执意亲至致意。

公道人心,自在天地!

虽未得宋廷敕封,但在杨可世、张叔夜等宋臣心中,柴皓的胸襟气度早已称量得明明白白。

他们抵达汴梁城下,未及面圣先来谒见柴皓,天下人心向背已不言自明。

此刻城外汇聚的何止西军骁将杨可世、南路都总管张叔夜,更有汴京守御使李纲、侍郎李若水等文武官员。

昨夜若无幽州王力挽狂澜,汴梁早已陷落敌手。

百万生灵亦将遭涂炭。

李纲代全城军民,拜谢大王再造之恩!

李纲整肃衣冠深深作揖,眉宇间俱是敬重。

《论语》有云:兄弟阋墙,共御外侮。

孤虽与朝廷有隙,却不敢忘天下苍生。

金贼肆虐中原,自当挺身护佑黎民!

柴皓负手而立,语声清朗如金玉交鸣。

这番话令李纲胸中热流涌动,对这位雄主的崇敬之情愈发炽烈。

好一个兄弟阋墙,共御外侮

大王如此胸襟,令人拜服!

李纲再度长揖及地。

城中父老皆感念大王恩德,备得粗茶淡饭犒劳将士。

恳请大王移驾城门,受百姓拳拳之心。

汴梁城的花魁们正捧着美酒,要为将士们斟酒助兴,犒赏这些英勇的战士呢!

李若水面带敬意,指向城门外。只见汴梁百姓携老扶幼,提着各色饮食,正等候犒劳柴皓的将士。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那群如天宫仙子般明艳动人的花魁们。

美酒佳肴,活色生香。

柴皓微微一笑,道:“既是汴梁百姓的心意,自然不能辜负。羽林军、天羽军、敢战士各派三成人马,代全军答谢父老。饮食可随意享用,但酒不可多饮!待击退金军,孤再设宴犒赏三军,让大家尽兴!”

军令既下,将士们立刻依令而行,推选出三成同袍前去受礼。尽管人人疲惫,渴望饮酒解乏,但众人却谦让着,将机会留给负伤的袍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