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2 / 2)

甚至因为柴皓并非异族,又有前朝皇族后裔的身份,更得民心。

他若攻汴梁,定比金军更快得手,也能迅速稳固统治,不会像金军那样抢掠即走。

但柴皓没有这样做。

他不愿在北方强敌环伺时引发内战消耗华夏元气。

而是要让幽州铁骑成为抵御金军的铜墙铁壁!

我以铁骑为城墙,不教胡马度幽州!

这就是柴皓的志向!

他这么做不为赵宋,只为天下苍生,也为将来能接手一个完整的江山。

时迁、段景住听封!

你二人此次深入金国马场,夺得三万匹战马,可让我军新增万余铁骑!

如此大功,当重赏!

记大功一次,策勋九转,各赏黄金千两,勋田百亩!

其余有功将士按功行赏,共赏黄金三千两。

厅中众将齐聚,柴皓收回思绪,赞许地望向鼓上蚤时迁与金毛犬段景住,当众宣布重赏二人。

一队羽林军士随即捧出五千两黄金,整齐陈列于堂中。金锭灿然生辉,耀眼夺目。

这五千两黄金,取自柴皓从方腊处所得的三万两,他毫不吝惜地拿出六分之一,犒赏立下大功的时迁、段景住及众将士。

去年九月柴皓南下江南时,曾密令时迁与段景住趁金军松懈之际潜入金国,设法为幽州获取优质战马。

不料二人竟率领百余名辽籍军士,假扮投金的辽奸混入武州与云州间的金国马场,隐忍半年有余,扮作养马奴仆。待守军松懈时,他们以迷倒大半金兵,率众击杀剩余守卫,驾驭头马引领三万匹战马绕过金军关卡,浩浩荡荡返回幽州。

此举令柴皓骤增三万战马,可装备一万铁骑(一人三马)或一万五千铁骑(一人双马)。而金军则损失同等军备,此消彼长,战力差距堪比两三万铁骑。如此奇功,自当厚赏。

谢主公恩赏!时迁与段景住满面红光上前拜谢,此乃主公英明决策,我等不过奉命行事!

堂外百余辽籍有功将士亦齐声叩谢。这些原属幽州辽军的归附者,此番以辽奸身份麻痹金军,为行动立下关键功劳。他们曾忧心归顺异族会遭苛待,如今得此厚赏,疑虑尽消。

幽州辽军将士因不愿降金,在柴皓与耶律余里衍到来时便归顺中原。柴皓身为辽国驸马,对归附的辽军一视同仁,将其编入六军。这些将士渴望立功,便随同石迁、段景住冒险夺取金国战马,却始终担忧因辽人身份不被柴皓及中原将领真正接纳。

此刻,柴皓重赏首功的时迁与段景住各一千两黄金,其余百余将士共得三千两黄金,人均三五十两。这般厚赏远超辽国贵族对士兵的封赐。望着金灿灿的赏赐,这些幽州将士激动落泪,确信自己追随了真正的明主——在柴皓麾下,立功必赏,战死亦有抚恤。

柴皓亲自扶起跪谢的将士,正色道:此乃诸位应得。在我军中,赏罚分明,来日再立新功,另有重赏!原来柴皓只盼时迁等人盗得数千匹马,不料他们潜伏金国半年,竟夺来三万匹良马,可装备万余铁骑。此功堪比十万雄师,自然值得重赏。

帐中众将纷纷向时迁二人道贺:恭喜时迁兄弟、段兄弟!

众将纷纷向时迁和段景住道贺,有人打趣道:二位将军,改日可得请大伙儿喝庆功酒啊!

不少将领眼中流露出真诚的羡慕。这次时迁二人立下的战功,堪比阵前斩敌数万,是寻常武将拼杀多日都难以企及的功绩。

时迁与段景住满面红光,不住地向同僚们拱手致谢。二人心中除了喜悦,更涌动着对主公柴皓的崇敬与感激。

当初在梁山时,晁盖与宋江视他们为鸡鸣狗盗之徒,纵使屡建奇功也得不到重用。是柴皓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独到的价值。

自投效柴皓以来,二人竭尽所能以报知遇之恩。而柴皓不仅当众嘉奖,更赐予策勋九转的殊荣,赏黄金千两、勋田百亩。这般厚待,令他们愈发誓死效忠。

正当众人道贺之际,金钱豹汤隆捧着木匣出列:启禀主公,您吩咐制作的布面棉甲已成,请过目。

柴皓闻言大喜。这是他离幽州前交代的要事,如今汤隆果然不负所托,研制出了这个时代未曾有过的布面甲。

汤隆当记大功!柴皓欣然下令,再取黄金千两,赏赐汤隆!

这布面甲堪称战场利器,有此装备,不啻于增添十万雄师!

柴皓望着汤隆呈上的布面甲,眼中闪烁着欣喜的光芒。这件甲胄的形制与他预想中几乎一致,令他难掩兴奋之情。

在他心中,这件布面甲的价值堪比十万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