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2 / 2)

“今日之事,若有人敢泄露半句,朕必严惩不贷!”

“就让蔡京、童贯之流以为朕仍被蒙在鼓里!”

赵佶面色阴沉,对身旁的大内高手及画师张择端厉声道。

“臣等遵旨!”

张择端与带御器械石彦明等人暗自松了口气。幸而陛下选择隐忍,若当场发作,恐将引发滔天巨浪!

而他们这些无意间窥见之人,也难逃牵连!

离开那间黑瓦舍后,赵佶郁结难舒,索性弃轿登舟,沿汴河漫游,观览汴京街景。

虽大宋内忧外患,多地民不聊生,贼寇横行……

可都城汴梁却因工业初兴,加之朝廷厚待士大夫,使其挥金如土,带动市井百业,呈现畸形的繁荣。

商贾云集、文风鼎盛、街市喧嚷——这便是当今汴京的写照。

正如后世所言:华夏文明历经千年,至赵宋而登峰造极!

然此般盛景,不过是一场虚妄。

汴梁城外饿殍遍野,城内却纸醉金迷。

士绅官僚搜刮天下民脂,尽数抛掷于此销金窟中!

汴梁百姓尚能凭百业谋生,日子勉强过得去。

尤以娼妓行当为甚。士大夫以狎妓为雅事,致使汴梁除名楼高阁外,暗门子竟有数万之众!

这既显汴梁豪奢,亦照见朱门下的腐朽骨髓。

这世道逼得多少百姓走投无路,为了活命,只能让妻女做那半掩门的营生!

靠这行当讨生活的,竟有数万户之多!

可高高在上的宋徽宗赵佶,满朝文武,谁又曾在意过这些?

此刻赵佶眼中,只有汴京城的纸醉金迷!

望着这满目繁华,赵佶方才的烦闷顿时一扫而空!

自古至今,哪个朝代能比得上我大宋的盛世?连宵禁都废除了!

这汴京的盛景,千年之后也要让后人知晓,朕治下的宣和年间是何等太平盛世!

张择端,你速速将这景象绘下,让后世子民都看看朕的江山如何国泰民安!

龙舟之上,徽宗赵佶望着汴河两岸的喧嚣,河中穿梭如织的画舫商船,意气风发地挥袖道。

正当张择端提笔欲画时,对面船头突然传来清朗之声:哪有君王强令画师粉饰太平的?

若真国泰民安,天下画师自会争相描绘盛世!

赵佶闻声勃然变色:反贼柴皓!你竟敢擅闯汴梁!

御前侍卫石彦明等高手闻言瞬间绷紧神经,如临大敌地将赵佶团团护住。

只见对面船头立着个白衣胜雪的俊逸青年,虽含笑负手,八尺身躯却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威压——这压迫感唯有石彦明这等高手方能真切感知。

去年陈桥门血战历历在目:正是这个温润如玉的青年,视数万禁军如草芥,箭射龙旗,气得天子呕血!

此刻再现汴河的,正是那位大闹东京的柴皓。

他自淮西押运粮草北上,先回梁山安置物资。恰逢扈三娘三年孝期满,从扈家庄归来与李师师相见。

望着最早定亲的正室扈三娘,柴皓目光扫过梁山上的绝色:为赎她大动干戈的花魁李师师,幽州铁骑千里营救的庞秋霞,还有那眼波含情的方百花、方金芝姐妹......

柴皓难得地感到一丝愧疚。

自从去年将李师师带上梁山后,他便立即率军北伐燕云,虽然事出有因,但确实冷落了这位花魁。趁着战事暂歇,柴皓让鲁智深统领主力押送粮草返回幽州,自己则带着众女前往汴梁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