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 / 2)

今日亦是如此。既然柴皓有意商谈,哪怕对方是朝廷头号大敌,童贯也敢单刀赴会!

童贯不愿放弃封王的可能,在他看来,柴皓虽威名远扬,却胸怀宽广。

柴皓不劫京东富庶之地,反远赴幽州开疆拓土,收复汉家故土,足见其格局远超方腊、田虎之流。

至于柴皓是否会加害自己?

童贯并不担忧,他清楚若柴皓真要杀他,必如高俅一般直接动手,而非费心邀约。

权衡再三后,童贯率军渡过白沟河,亲赴幽州城外。

刘延庆也被迫随行。

“童宣帅好胆魄!单凭今日之举,我便饶你一命!”

幽州城外,柴皓一袭白衣,率八百羽林亲军策马而至,笑意深沉。

童贯额头渗出冷汗,不知此言是戏谑还是当真。

“此人竟如此狂妄,区区数百骑,也敢在宣帅十万大军前放肆!”

降将郭药师为讨好童贯,低声说道。

“你懂什么!此人乃当世豪杰,莫说十万大军,纵有二十万,他亦能杀个七进七出!”

童贯低声呵斥,生怕触怒柴皓。

郭药师闻言骇然,眼前这英武青年,竟令执掌大宋兵权的童贯如此畏惧!

能兵不血刃夺下幽州,果然非同寻常!

“柴王邀约商谈幽州归属,不知有何高见?”

童贯硬着头皮上前,在柴皓马前十步外站定,恭敬称其为“柴王”。

“简单——先入为主!”

柴皓冷然道:“大宋攻幽州时,我本未插手。奈何尔等无能,夺了城门却守不住,我只好出手,免幽州落入金人之手,使汉土蒙尘。”

“如今幽州在我手中,我便是此地之主,燕地之王!”

他目光如刃,逼视童贯:“请童宣帅即刻撤军,离开我的疆土。若再滞留,休怪我视之为侵,发兵讨伐!”

童贯冷汗涔涔,未料柴皓所谓“商谈”,竟是当面宣告幽州归属!

此言令他无言以对——刘延庆麾下将士,确无攻克幽州之能。

童贯心有不甘就此撤军。

一来,两次北伐耗费朝廷钱粮无数,为筹集军费甚至强征赋税,逼得百姓。若空手而归,官家赵佶震怒自不必说,更会连累蔡京、王黼、李邦彦等盼着分功的大臣——连蔡攸这宣抚副使还在雄州眼巴巴等着战果。

二来,童贯自己的封王美梦也将破碎。他虽身为宦官,却已位极军界之巅,岂能放弃成为史上首位太监藩王的机会?

思及此,童贯咬牙对柴皓拱手:“柴王明鉴!北伐倾举国之力,若徒劳折返,末将与将士如何向朝廷交代?恳请柴王割爱幽州,某愿以金银相赎,条件但凭开口!”

柴皓冷面暗笑。方才恫吓不过欲擒故纵,果然逼得童贯祭出老招数——只是这次交易对象换成了自己。

“童宣帅既有苦衷,本王便成全你。”柴皓悠然道,“你可向朝廷报捷,谎称收复幽州。但实际控制权仍归我,宋军半卒不得入城。若钦差巡查,我命部下改换河北禁军旗号,你打点关节即可蒙混过关——横竖河北军籍虚额甚多,充作全军也无人察觉。”

他眯眼抛出条件:“金银免了,只需将粮秣、床弩、神臂弓等军资尽数予我,再按河北军饷拨发我部。你只管上报战损,这‘虚名幽州’便归你复命!”

童贯听得瞠目结舌——这哪是交易?分明是明抢!

幽州的实际掌控权依然牢牢握在手中,仅仅出让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名义权!

这分明是玩弄权术,自欺欺人!

所谓出让虚权,根本就是空手套白狼!

更荒谬的是,柴皓竟还索要童贯麾下十几万大军的粮草军械,甚至要求交出战场利器床弩与神臂弩?

这跟明抢有什么区别?

不——

柴皓明明可以直接抢夺,却还假惺惺地给了个幽州虚名!

想到这里,童贯竟莫名感到一丝安慰。

毕竟他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

虚名就虚名吧,只要柴皓肯配合演戏,童贯就能向朝廷谎报收复幽州之功。

既能向皇帝交差,又能换取王爵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