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民国北平旧事 > 第125章 生死签

第125章 生死签(1 / 2)

阜成门仓库拍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式开始。

参加拍卖会的人,领到自己号码牌,站在露天院子里,开始竞价。

和尚几人如同配角一般,观看众人竞价。

为了应付六爷,同时也提高自己知名度,他时不时举牌参加一次竞价。

他是铁了心不打算趟这次浑水。

把自己当个路人甲,混个面熟。

六爷如愿以偿的拍下九号仓库。

郑耳朵看中的十五号仓,被其他内定大佬轻松拿下。

他只能把目标放到其他四个仓库。

十一个内定的库房,拍卖完成过后,重头戏正式开始。

剩下四个仓库,才是群狼,狐狸,小型肉食性动物的争夺目标。

剩下四个仓库,其中包括四号库房,三轮挎斗摩托车,外带三十五辆吉普车。

三轮挎斗摩托车,越野摩托车,改装后,也能变成货运三轮车。

那群人真正看中的是,三十五辆吉普车。

军用吉普车,只要改装一下,装个车斗,立马变成货运卡车。

这对于那些大商行,运货做生意的主,可谓如虎添翼。

一号仓跟五号仓库是黑市,黑帮必争之物。

十三号仓,里面全是美军士兵生活物品。

剃须工具包、牙膏、牙刷、梳子、信纸、钢笔,铝饭盒。

插在墙头上的青天白日旗,在秋风中摇曳,美军物资拍卖会来到高潮。

北平商会理事周砚之,与绸缎庄老板韩轩墨,争夺四号库房,已经来到白热化。

他们不惜代价,不计成本,你来我往的举牌。

僵持不下的两人,开始用,过去北平商人,竞争生意时的古法规矩。

身穿中山装,四荀左右的周砚之,抱拳对着院内之人拱手。

他环视一圈,看向站在四号库房屋檐下的韩轩墨。

“韩老板,在场都是有头有脸的爷。”

“咱们就别像,集市上老头老太,买白菜一样讨价还价。”

“您觉得呢?”

此时拍卖会在场所有人员,都把目光放在两人身上。

身穿长袍锦衣,年龄五旬的绸缎庄老板韩轩墨,面不改色抱拳拱手回礼。

“您有何高见?”

周砚之面不改色,看向屋檐下的韩轩墨,

“抽签定输赢,古法避干戈。”

此话一出,现场所有人员,瞬间鸦雀无声。

他们目光锁定在绸缎庄韩老板身上。

众人目不转睛等待他的回答。

所谓抽签定输赢,古法避干戈,有些类似天津卫,混混文打的方式。

明清两朝,古代商人,争夺利益,那可谓是手段尽出。

明的,暗的,阴的,阳的,无所不用其极。

一番打生打死过后,双方僵持不下,势均力敌,就会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胜负。

所谓的签子,并非儿戏般分黑白,定输赢。

抽签时,一个檀木匣子,内藏象牙签筒。

签筒里装着十八根竹签。

十八根竹签上,记录十八种刑罚。

双方抽到什么签,就要接受签上的刑罚。

受刑之时,偌一方挺不住认输,或者死亡,表示对方胜利。

十八种签,分别对应,十八层地狱刑罚。

拔舌地签,用铁钳拔掉舌头。

?剪刀签,用剪刀,剪掉十根手指。

?铁树签,爬上挂在布满利刃的树上,一跃而下。

?孽镜签:用碎玻璃铺满地面,赤裸在碎玻璃上滚一圈。

?蒸笼签:人坐在蒸笼中蒸煮?。

?铜柱签,绑在铜柱上炙烤?。

?刀山签,在刀山上赤身攀爬?。

?冰山签,吞食百斤碎冰块,直接入腹。

?油锅签,徒手在滚烫的油锅中,捞出锅底铜钱。

?牛坑签,躺在地上,遭受牛群践踏?。

?石压签,躺在地上被巨石碾压?身躯。

?舂臼签,把手或者腿,放入臼中舂捣?。

?血池签,割下自己身上的肉,生吃,喝血水。

?枉死签,三选一,站在一块幕布后面,让人隔着幕布,拿箭挑选一块布射箭。

?磔刑签,断手断脚。

?火山签,赤脚走过十米长燃烧的炭火路。

?石磨签,手脚放在石磨盘上,来回碾压。

?锯解签,挑选四肢其中一个,让锯子锯断。

周砚之此时如同牌桌上的赌徒一样。

他用这种方式,玩心理战,想吓退对方。

此时拍卖会现场气氛,压抑中透着血雨腥风。

有时候商战,比黑帮火拼更残忍。

这还只是摆在明面上的手段。

此时绸缎庄韩老板,面无表情看向,跟他玩心理博弈之人。

只要他接下抽签的规则,就没有回头路。

要是半路认输,不光身心受苦,自己绸缎庄名声也要受损。

往后在北平地界做买卖,其他人也不再拿他当做人物看待。

以后混黑道的大小杂鱼,也会把他当软柿子捏,时不时过来打秋风。

他环视一圈,看着现场所有人,都把目光锁定在自己身上。

此时的他已经被架住,没有后退可言。

韩老板深吸一口气,面不改色看向周砚之。

“周老板,您既然想按古法做谈买卖,为兄就如你所愿~”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忍住对这两位主,比划大拇指。

一旁的主持人员,并不懂所谓的抽签定输赢,古法避干戈的规矩。

此人只能侧头看向,那些混黑道的主。

红帮大爷作为现场最年长者,他在一众小辈的目光中,挺身而出,主持公道。

七十有一的红帮大爷,身穿华服,头戴六合帽。

他老态龙钟站在人前抱拳拱手。

“门内生死签,内外是非人。”

话音落下,红帮大爷,审视双方。

“正所谓和气生财,两位小友,是否在斟酌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