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亲临山海关(2 / 2)

马世龙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额角渗出冷汗。

他急忙起身,单膝跪地,抱拳请罪:

“末将治下不严,竟让关城糜烂至此!请大帝治罪!”

钟擎却随意地摆了摆手,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

“马总兵请起,此事与你无关。

即便你早已知晓,以你如今的身份职位,这些人,你又能动得了哪一个?

厂卫是天子耳目,晋商关系盘根错节,动一发牵全身。

此次清理,非为问责,实为扫清障碍,拔掉钉子。

让京城那边暂时变成聋子瞎子,也让建奴失去耳目。

如此,我等方能有两三年的安稳时间,从容布局。”

马世龙闻言抬起头,怔怔地看着钟擎。

他万万没想到,这位拥有莫测手段的“大帝”,竟如此通情达理,

非但没有丝毫怪罪,反而将其中关窍、自身难处一语道破,

与以往那些遇事只知推诿卸责、或一味苛责下属的上官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一股热流瞬间涌上马世龙的心头。

他心中暗道:能追随如此明主,方不负男儿平生之志!

钟擎听完昂格尔和满桂的汇报,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屈起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

这次清洗行动如此顺利,收获远超预期,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竟是黄台吉临走前的“慷慨馈赠”。

那死胖子果然是个聪明人,懂得审时度势。

在被释放前,黄台吉似乎是为了表明“诚意”,或是为了换取未来更多的“支持”,

竟主动将他父亲努尔哈赤以及他自己多年来安插、

经营在关宁锦防线内的诸多暗桩、细作据点,几乎和盘托出。

这份“投名状”不可谓不厚重。

“跟明白人打交道,就是省心省力。”

钟擎心中暗忖,

“这黄台吉,是个人物。

他知道自己回去后已无退路,索性把筹码全压在我这边。

用这些注定要暴露或已无大用的暗桩,

来换一个潜在‘神明’的青睐和未来可能的支持,这步棋,他走得果断,也走得极对。”

钟擎对黄台吉的这种“识时务”感到非常满意。

这证明他没有看错人,这条“鲶鱼”放回去,确实能在大后方掀起足够大的风浪。

他决定,后续可以适当再“加大投资”,比如通过某些隐秘渠道,

再给黄台吉输送一些“过期”物品,

或者一些关于西边罗刹国、漠北蒙古的“战略建议”,催一催他的进度。

“得让这大胖子动作再快点儿,”

钟擎盘算着,

“最好能在崇祯皇帝上台前,就把后金这潭水彻底搅浑,让他有足够的力量和理由西进。

要是能赶在崇祯初年就把战火引到乌拉尔山那边去,

也能顺势把漠北到贝加尔湖一带好好梳理一遍,彻底绝了北方的后患。”

站在一旁的满桂,内心也是兴奋与压力交织。

他没想到孙督师会将护卫“大帝”、并参与执行此等机密要务的重任交给自己。

这意味着他正式进入了最核心的圈子,每天都有机会聆听“神谕”,

参与这种足以影响天下格局的大行动,这简直是他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殊遇和机遇。

但兴奋之余,一想到不久后就要跟随“大帝”进入京城,

并且还要负责将那高达上千万两的银子安全运回辽东,

他就不由得感到一阵头皮发麻,压力如山。

那可不是小数目,是足以让全天下人疯狂的巨款!

沿途的明枪暗箭、各方势力的觊觎、以及庞大的运输和保卫压力,

想想都让他这个沙场老将也心里打鼓。

他暗暗握紧了拳头,深知此事关乎重大,只许成功,不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