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 > 第154章 漠北抉择,庄园血战

第154章 漠北抉择,庄园血战(1 / 2)

漠北的寒风如刀割般掠过草原,卷起漫天黄沙。苏定方率领的唐军大营中,篝火在寒风中摇曳,映照着帐内将士疲惫却坚毅的脸庞。自奉命北上清剿突厥余孽以来,唐军已在漠北转战月余,虽屡战屡胜,却也因连日奔波、气候恶劣,伤亡与疲惫日益加剧。

苏定方坐在帅帐内,手中拿着一份战报,眉头紧锁。突厥余孽狡猾异常,凭借对草原地形的熟悉,与唐军周旋,虽已歼灭其主力,却仍有部分残部在暗中活动,想要彻底肃清,还需时日。

“将军,帐外有使者求见,说是长安来的,有重要信件交给您。”帐外传来亲兵的禀报声。

苏定方心中一动,放下战报,说道:“让他进来。”

很快,一名身着锦袍的使者走进帐内,躬身行礼:“小人参见苏将军。奉皇后娘娘之命,特来给将军送一封信。”说着,使者从怀中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双手递到苏定方面前。

“皇后娘娘?”苏定方心中疑惑,武媚娘为何会突然给远在漠北的自己送信?他接过信封,拆开一看,熟悉的娟秀字迹映入眼帘,正是武媚娘的亲笔信。

信中写道:“苏将军辛苦,漠北清剿突厥余孽,乃国之大事,将军身负重任,媚娘深感钦佩。然闻漠北气候恶劣,唐军连日征战,将士疲惫,将军亦需保重身体。如今长安城内兵力空虚,朝中可用武将寥寥,媚娘思之,若将军能向陛下请旨,求派些许将领前来漠北支援,既可分担将军压力,也能让这些将领在实战中历练,为大唐培养人才。至于请援理由,将军可自行安排,陛下素来信任将军,定会应允。待将军凯旋之日,媚娘愿在长安曲江池设宴,为将军接风洗尘,以谢将军为国操劳之苦。”

苏定方将信反复读了几遍,心中渐渐明白了武媚娘的意图。长安城内兵力空虚,李治派往边疆的将领本就居多,若自己再请旨调派将领前来漠北,长安的军事力量将更加薄弱。武媚娘此举,分明是想进一步削弱长安的防御,为她后续的计划铺路。

他放下信纸,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纠结。苏定方一生征战,忠于大唐,对李治更是鞠躬尽瘁,从未有过二心。可武媚娘的信,却像一根无形的线,牵动着他的心,媚娘那绝世的容颜、妩媚的风姿,以及举手投足间流露的威严与风情,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中。

尤其是信中那句“待将军凯旋之日,媚娘愿在长安曲江池设宴,为将军接风洗尘”,更是让他心中泛起涟漪。曲江池设宴,单独为他接风,这是何等的殊荣,也意味着他将获得武媚娘的青睐。在朝中为官多年,苏定方深知武媚娘的势力与影响力,若能得到她的支持,自己的仕途将更加顺遂。

可另一方面,他又不愿背叛李治。李治对他信任有加,将清剿突厥余孽的重任交给他,他怎能为了一己私欲,做出损害大唐安危、辜负陛下信任的事情?

苏定方站起身,走到帐外。漠北的寒风呼啸而过,吹得他衣衫猎猎作响。他望着远处漆黑的草原,心中的挣扎愈发激烈。帐内的篝火映照着他的身影,忽明忽暗,如同他此刻的心境。

“将军,您在想什么?”副将程名振走到苏定方身边,轻声问道。他跟随苏定方多年,深知他的为人,见他神色凝重,便知他定有心事。

苏定方叹了口气,将武媚娘的信递给程名振,说道:“你看看吧。皇后娘娘想让我向陛下请旨,调派将领前来漠北支援。”

程名振接过信,快速读完,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将军,皇后娘娘这是想削弱长安的兵力啊!如今长安城内本就兵力空虚,若再调派将领前来,恐生变故。”

“我知道。”苏定方点了点头,“可皇后娘娘的意图,我若不应,恐会得罪她。而且,我军在漠北确实疲惫,将士伤亡也不少,调派将领前来支援,也合情合理。”

程名振沉默了片刻,说道:“将军,此事关乎大唐安危,您需慎重考虑。若您决定请援,理由一定要充分,不能让陛下起疑。”

苏定方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心中已有了决定。他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罢了。我就以我军在漠北征战日久,将士疲惫,我本人也因前些日子与突厥作战时,不慎被流矢擦伤,虽无大碍,却也可作为理由,需要休养,且下属几名将领也因连日作战,精力不济为由,向陛下请旨,调派将领前来替换协助。这样既合情合理,也不会引起陛下的怀疑。”

程名振点了点头,说道:“将军考虑周全。如此一来,既应了皇后娘娘的要求,也不会让陛下起疑。”

很快,苏定方便写下奏折,派人快马加鞭送往长安。奏折中,他详细说明了唐军在漠北的作战情况,强调了将士的疲惫与伤亡,以及自己的“伤病”,请求李治调派几名将领前来漠北,协助清剿突厥余孽,替换疲惫的将领。

长安皇宫内,李治接到苏定方的奏折,心中并未起疑。苏定方是当朝第一大将,战功赫赫,深受他的信任。如今唐军在漠北征战辛苦,苏定方请旨调派将领支援,也在情理之中。而且,薛仁贵、李谨行等将领虽已崭露头角,却仍需历练,前往漠北协助苏定方,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传朕旨意,命秦怀玉、程处默、段志玄之子段瓒率军前往漠北,协助苏定方清剿突厥余孽。务必尽快启程,不得延误!”李治对着内侍说道。

“遵旨!”内侍躬身应道,转身去传达旨意。

随着秦怀道、程处默、段瓒等人率军前往漠北,长安城内的军事力量再次被削弱,李治可用之将,除了几个老将外,就剩下一些年轻将领,而长安十二卫驻军,已有大半调出支援边疆,除了左右金吾卫等几个属于内卫职责且人数不多的部队满员外,其他卫基本都有任务,人员不整,连皇帝亲军的北衙禁军,都抽调了超过一半人员,各地军府的备番人员还未到京,长安防卫局势严峻。

而此时,距离李治前往昭陵祭拜李世民的日子越来越近。裴安府中,气氛也愈发凝重。经过多日的暗中监视与打探,裴安终于掌握了林婉儿和明远一行人的主要目的和行动计划。

裴安坐在客厅的主位上,手中拿着一份详细的情报,永嘉、高阳、柒儿坐在一旁,神色紧张地看着他。

“根据我们监视到的情况,以及从庄园内逃出来的一名俘虏口中得知,王承宗的计划,是在陛下前往昭陵祭拜太宗皇帝时,让林婉儿和明远率领一支精锐小队,混入祭拜队伍中,趁机刺杀陛下。”裴安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凝重,“那处隐蔽庄园内,除了林婉儿和明远,还有王承宗派来的五十余名精锐杀手,他们都经过了严格的特训,擅长暗杀、投毒、格斗,而且庄园内机关重重,防御严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王承宗之所以选择在昭陵祭拜时动手,一是因为昭陵地处郊外,远离长安,安保相对薄弱;二是因为祭拜活动庄严隆重,人员众多,混乱中更容易下手,也更容易逃脱;三是因为昭陵是太宗皇帝的陵墓,若陛下在昭陵遇刺,必将引起朝野震动,甚至可能引发内乱,王承宗便可趁机浑水摸鱼。”

永嘉听到这里,脸色变得苍白:“这么说,陛下此次前往昭陵,危险重重?”

“没错。”裴安点了点头,“王承宗的计划周密,林婉儿和明远对陛下和武媚娘又心怀怨恨,定会拼死一搏。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将他们一网打尽,确保陛下的安全。”

高阳说道:“裴安,事不宜迟,我们立刻进宫向陛下禀报,请求陛下下令,围剿那处庄园!”

“好。”裴安站起身,“我这就进宫向陛下禀报,柒儿,你携我令牌,调集左金吾卫的精锐,包围那处庄园,做好围剿准备。一旦陛下下令,立刻发动进攻!”

“是!”柒儿躬身应道,转身快步离开。

裴安整理了一下衣衫,带着高阳,匆匆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李治在御书房内接到裴安的禀报,当得知林婉儿和明远竟要在昭陵祭拜时刺杀自己,顿时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案几,怒声说道:“反了!真是反了!林婉儿和明远这两个逆贼,竟敢如此大胆!还有王承宗,朕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陛下息怒。”裴安躬身说道,“如今当务之急,是尽快围剿那处庄园,抓捕林婉儿、明远及其他逆贼,粉碎他们的刺杀计划。否则,一旦他们逃脱,陛下前往昭陵祭拜时,恐会遭遇不测。”

李治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说道:“裴安,朕命你立刻率领左金吾卫,围剿那处庄园,务必将所有逆贼一网打尽!若有反抗,格杀勿论!百骑司也归你调遣,协助你行动!”

“臣遵旨!”裴安躬身行礼,转身快步离开皇宫,朝着那处隐蔽庄园的方向而去。

此时,柒儿已经率领左金吾卫的精锐,将庄园团团包围。庄园位于长安城外三十里处的一座山谷中,四周树木茂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庄园的围墙高达三丈,上面布满了箭楼和了望塔,隐约可见手持弓箭的守卫在上面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