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裴安再次下令。士兵们点燃干草和火油罐,火焰瞬间蔓延,山谷里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敌军乱作一团,互相踩踏,死伤无数。
“随我冲!”裴安拔出横刀,率领五千骑兵,从山坡上冲了下来。他一马当先,横刀挥舞,斩杀了几名敌军骑兵。唐军将士们也士气大振,跟着裴安奋勇杀敌。
高惠真见势不妙,想要骑马逃跑,却被裴安盯上。裴安策马追上,两人在马上展开激战。高惠真手持长枪,刺向裴安,裴安侧身避开,横刀横扫,砍中了高惠真的肩膀。高惠真惨叫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裴安翻身下马,一脚踩在高惠真的胸口,横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厉声问道:“降不降?”
高惠真看着裴安冰冷的眼神,吓得浑身发抖,连忙喊道:“我降!我降!”
可裴安却没有手下留情——他想起那些被高句丽军队杀害的大唐百姓,想起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眼神一冷,横刀划过,高惠真的人头落地。
“高惠真已死!降者不杀!”裴安举起高惠真的人头,高声喊道。敌军见主将已死,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这场战役,唐军斩首两万余人,迫降三万余人,缴获战马、武器无数,大获全胜。而裴安因策划并实施了这场战役,还阵斩高惠真,立下大功,被李绩上报朝廷,请求嘉奖。
可即便如此,安市城依旧久攻不下。随着秋冬来临,辽东的天气越来越冷,唐军的粮草渐渐耗尽,不少士兵都患上了冻伤,战斗力大大下降。就在这时,李世民的旨意传到了大营——命唐军班师回朝。
裴安拿着圣旨,心里满是遗憾。此次征讨高句丽,虽然重创了高句丽的国力,歼灭高句丽军约十万人,攻克十余座城池,却未能彻底征服高句丽。但他也知道,陛下的决定是正确的——再僵持下去,唐军只会损失更大。
班师途中,李世民又下了一道旨意:命裴安留守辽东,巩固占领区,为来年御驾亲征做准备;留下五万大军归裴安统领,李绩则率领其余将士回朝;裴安代理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全权负责辽东的军政事务。
裴安接旨后,立即着手布置——他派人修缮城池,安抚百姓,训练士兵,囤积粮草,为来年的战事做准备。辽东的天气渐渐暖和起来,裴安站在辽东城的城墙上,望着远方的高句丽领土,眼神里满是坚定——来年,他定要彻底平定高句丽,为大唐开疆拓土。
而此时的长安,渭南侯府里,云儿正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桃花,眼神里满是思念。自裴安出征后,她每天都盼着裴安的消息,如今得知裴安要留守辽东,听到他身先士卒,先登、斩将,吓得花容失色,她再也忍不住,收拾了行李,带着几个亲卫和丫鬟,就要赶往辽东。
“云儿姐姐,你不能去!”柒儿拦住她,语气急切,“辽东正在打仗,路途遥远,又不安全,你若是出了什么事,裴郎回来会怪罪我的!”
“柒儿,我知道你担心我,可我实在太想裴郎了。”云儿的眼眶红了,“我已经失去了我们的孩子,我不能再失去他。我要去辽东,陪在他身边,给他洗衣做饭,照顾他的起居。”
柒儿见云儿态度坚决,知道拦不住她,只能无奈地说:“那你一定要多加小心,我派些精锐亲卫保护你,再给你准备些药品和干粮。你到了辽东,一定要尽快给我送信,让我放心。”
云儿点点头,接过柒儿递来的包裹,带着亲卫和丫鬟,踏上了前往辽东的路。
与此同时,柒儿也收到了暗卫送来的消息——崔安在扬州大都督府任职期间,以权谋私,残害人命。他不仅贪污受贿,还强抢民女,导致当地数个家庭家破人亡;更令人不齿的是,他还养了娈童,私生活糜烂不堪。
柒儿将这些证据整理好,送到了高阳公主府。高阳看着证据,脸上满是苦笑——她没想到,自己曾经倾心的男人,竟然是这样一个卑鄙无耻之人。“我真是看走了眼。”她轻声说道,眼神里满是失望与愧疚。
没过多久,李世民也让百骑司送来的证据——里面不仅有崔安与清河崔氏勾结,想要通过高阳谋取更大利益的书信,还有崔安在外私设外室、生有多个孩子的证据。高阳看着这些证据,彻底对崔安失望。她拿起笔,给裴安写了一封信,信中满是歉意,为自己之前的误解和斥责,向裴安道歉。
“裴安,之前是我糊涂,被崔安的花言巧语蒙蔽,误解了你,还对你恶语相向。如今我才知道,你一直都是为我好。我知道,我们之间再也回不去了,但我还是想跟你说一声,对不起。祝你在辽东一切安好,早日平定高句丽,凯旋回朝。”
高阳将信交给驿卒,看着驿卒远去的背影,心里满是复杂。她知道,这封信或许无法弥补她对裴安的伤害,但这是她唯一能做的补偿,裴安在辽东英勇的表现,在高阳看来,是裴安在失去了做驸马的机会后,为了能够更好的立足朝廷而无奈的选择,他无权无势,本可以靠着侯爵以及驸马的身份在大唐安枕无忧,如今不得不再次以命相搏,高阳自觉欠裴安良多。于是高阳进宫请求李世民,召回裴安,而李世民正为裴安的有勇有谋而高兴,自然不允,但还是从百骑司和玄甲军中挑选精兵百人,充作裴安亲卫,两次大战,裴安亲卫已经伤亡殆尽。
而此时的辽东,裴安正站在城墙上,看着远方的天际。他不知道云儿正在赶来的路上,也不知道高阳给她写了道歉信。他心里想的,只有如何巩固占领区,如何为来年的战事做准备,如何早日平定高句丽,凯旋回朝,与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