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重重地点头,眼中充满了期待:“我一定准时来!”
送走尼克,展位上的气氛更加火热。所有工作人员,尽管嗓音因不断解说而沙哑,腿脚因长时间站立而酸麻,但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兴奋与坚定的光芒。
与红旗服装厂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斜对面那个卖藕的展位。
几位工作人员看着自家鲜有人问津的农产品,个个愁眉不展。
贺青丝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她略一思索,便主动走了过去。
“同志,你们这藕是面藕还是脆藕?”贺青丝和气地问道。
一位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女同志抬起头,连忙回答:“是面藕,煨汤最好了,又粉又糯。”
“我给你们出个主意,”贺青丝微笑着说,“你们可以去隔壁借个陶锅,再买点排骨,就在这里炖一锅地道的排骨藕汤,请过往的外国客商们都尝尝鲜。
还可以用面藕做些椒盐藕夹,具体怎么做,我可以教你们。
再拌个麻辣藕片,口味丰富些。让他们直观地了解藕的美味,订单说不定就来了。”
卖藕的同志们听了,原本黯淡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70年代的人们朴实又肯干,执行力极强。没过多久,卖藕的展位前就支起了简易的锅灶。
贺青丝系上围裙,亲自上手指导:“排骨要先焯水,去掉血沫,汤才清亮。藕要切滚刀块,更容易入味。”“面糊要调得稀一点,炸出来的藕夹才酥脆。”
浓郁的香气很快在展馆内弥漫开来,勾得不少外商驻足。
贺青丝见状,便将箫竹心暂时借调过来。箫竹心立刻进入状态,用流利的英语向外商们介绍起莲藕的营养价值、中医食疗功效以及这几道中式佳肴的独特风味。
不一会儿,卖藕的展位前便围满了好奇品尝的外国客商。
等到下午闭馆时,他们不仅接到了不少藕产品的订单,连带着用来炖汤的陶锅也意外地获得了一些订单。
两家展位的工作人员互相道贺,卖藕的负责人紧紧握着贺青丝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贺同志,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指点,我们这些好藕可真要埋没了!”
贺青丝笑着摆手,目光扫过眼前两张洋溢着喜悦与希望的中国面孔,诚恳地说:“别客气,我们都是华夏儿女,在这样的盛会上,更应该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把咱们中国这么好的产品,一起卖出国门,走向世界!”
夕阳的余晖透过展馆高窗洒下,为这忙碌而收获满满的第一天,画上了一个温暖而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