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迁户口(1 / 2)

李砚秋推开门,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正坐在桌后写着什么,她抬起头,看到李砚秋时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然的微笑。

“是李砚秋同志吧?”

“侯姐,是我。”

李砚秋笑着点头,侧身让出身后的李诗宁。

“这是我五姐,李诗宁。”

侯国珍站起身,热情地打量着李诗宁。她穿着一身蓝色的确良工作服,头发剪得齐耳短,显得十分干练。

“这就是诗宁妹子啊,长得真俊。”

她拉过李诗宁的手,态度亲切得让人无法抗拒。

“快,别站着,到我休息室里坐。”

李诗宁被她拉着,脸颊通红,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只能小声地喊了一句。

“侯姐好。”

休息室就在办公室隔壁,里面摆着一张长条木桌和几把椅子。

侯国珍给两人倒了热水,搪瓷缸子捧在手里,暖意顺着掌心传遍全身。

她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崭新的表格,上面已经填好了大部分信息。

“这就是你的工作指标,先当学徒,跟着一个老师傅学。

头三个月,每个月工资十八块五,转正之后二十四块五,另外每个月有二十八斤的粮食定量。”

侯国珍的声音不疾不徐,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甜蜜的炸弹,在李诗宁的脑子里轰然炸开。

十八块五!二十八斤粮食!

她长这么大,从没见过这么多钱,这么多粮。

侯国珍看她一脸震惊的样子,笑了笑,又看了一眼李砚秋递过来的那张村里证明。

纸上的红章鲜艳夺目。

“证明没问题,手续我昨天就帮你问好了。走,我带你去办入职,顺便把户口迁了。”

“迁户口?”

李诗宁茫然地重复了一遍。

“对,农转非。”

侯国珍说得轻描淡写,但这三个字,却像一道惊雷,劈在了李诗宁的心上。

从农村户口,变成城里户口。

这意味着她以后就是吃商品粮的城里人了,是工人阶级了。

这个认知让她浑身发抖,不是冷的,是激动的。

接下来的流程,李诗宁感觉自己像在梦里。

她被侯国珍带着,先去了人事科登记,领了一套崭新的蓝色工作服。然后又去了派出所,看着工作人员在她的户口本上,盖下了一个“非农业户口”的章。

那个小小的红章,仿佛有千斤重,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从派出所出来,李诗宁的腿还是软的,每一步都踩在云彩上,轻飘飘的,不真实。

侯国珍看着她激动得快要哭出来的样子,打趣道。

“看这丫头给高兴的,以后就是城里人了,可得好好干。”

李诗宁用力点头,眼眶里含着泪,却拼命地笑。

李砚秋看着姐姐的样子,也笑了,随口说了一句。

“以后可说不准,说不定再过些年,有人求着你们当城里人,你们还不乐意呢。”

这话一出,侯国珍和李诗宁都愣住了。

“说啥胡话呢?”

侯国珍第一个笑出声,嗔怪地看了他一眼。

“放着好好的工人不当,谁还愿意回村里刨地去?你这孩子,净瞎说。”

李诗宁也觉得弟弟是在开玩笑,连连点头。

“就是,能当工人,谁还想当地里刨食的农民。”

李砚秋只是笑笑,没有再解释。

有些事,说出来也没人信。

回到纺织厂,侯国珍又从抽屉里拿出一沓崭新的票据,递给李砚秋。

“这是百货大楼预支给新职工的,六十斤地方粮票,没有期限。你姐刚来,先拿着应急。”

六十斤!

李诗宁再次被这个数字震住了,这可是够一个成年男人吃半年的口粮。

李砚秋接过来,郑重地道了谢。

“侯姐,今天真是太麻烦你了。中午我做东,咱们去国营饭店吃个便饭,你可千万别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