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身回屋,从自己的木箱里,用布袋装了十斤大米,又装了十斤白面。
想了想,他又从角落里摸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是十几颗大白兔奶糖,是上次在黑市顺手换的。
这些东西,加上那半只鸡,沉甸甸的。
除此之外,他的灵泉空间里,还备着三十斤刚磨好的纯玉米面,以备不时之需。
一切准备妥当,李砚秋背起那个巨大的竹筐,准备出门。
李诗宁早已等在门口,她一看到那个竹筐,立刻冲了上来。
“六弟,我来背!”
她不由分说,就想把竹筐从李砚秋肩上抢下来。
竹筐里二十多斤的粮食加上野鸡,分量不轻,压得李砚秋的肩膀微微一沉。
“五姐,我一个大男人,哪能让你背。”
李砚秋侧身躲开。
李诗宁却很执拗,她拍了拍自己不算宽厚的肩膀,一脸倔强。
“你昨天才从山上下来,肯定累了。我力气大,我来!”
兄妹俩推让了半天,最终还是李砚秋拗不过她,只好把竹筐递了过去。
李诗宁背上竹筐,被坠得一个趔趄,但她很快站稳了,还冲李砚秋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走吧!”
兄妹二人,迎着初升的朝阳,踏上了通往二姐家的土路。
从李家村到二姐家所在的赵家屯,足有三十多里路。
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
李诗宁背着二十多斤的东西,没走多久,额头上就见了汗,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
李砚秋几次要替她,都被她笑着拒绝了。
“不累!能去看二姐,我高兴!”
她嘴上说着不累,脚步却越来越慢。
李砚秋走在她身边,不动声色地用自己的身体,为她挡住大半的阳光。
走了近两个时辰,日头已经升到了头顶。
远处,终于出现了一缕炊烟。
李诗宁精神一振,抬手指向前方。
“六弟,快看,前面就是赵家屯了!”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在稀疏的树林掩映下,能看到几座低矮的房屋。
又走了一段路,村子的轮廓渐渐清晰。
李诗宁指着村口最偏僻、最破旧的两间土坯房,脸上的笑容淡了些。
“那就是二姐家。”
李砚秋抬头望去。
那两间土坯房,墙壁是光秃秃的黄土,上面布满了风雨侵蚀的裂纹,屋顶上的茅草稀稀拉拉,有的地方已经塌陷下去,露出黑乎乎的洞口。
院墙是用杂乱的树枝和石块垒起来的,歪歪扭扭,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整个房子,都透着一股摇摇欲坠的贫穷和凄凉。
李砚秋看着那熟悉的房子,脚步微微一顿。
前世,他也是这样,在最绝望的时候来到这里,看到的,是二姐一家同样绝望的脸。
他那时空着手来,带着满身的麻烦,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悲剧发生。
而现在,他背着满筐的粮食而来。
心境,已然天差地别。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复杂情绪,和李诗宁一起走上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