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那十几种种子分门别类,在黑土地上开辟出小块的苗圃,一一播种下去。
接着,他舀起灵泉水,小心地浇灌着每一片土地。
做完这一切,李砚秋调动起体内那股微弱的精神力,笼罩住刚播下的种子。
他能清晰地“看”到,种子在灵泉水和精神力的双重作用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破土、发芽、生长。
这个过程极为耗神。
不过片刻,李砚秋便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精神力消耗殆尽。
他退出了空间,一头栽倒在炕上,沉沉睡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砚秋就醒了。
他睁开眼,只觉得神清气爽,浑身充满了力量,昨日的疲惫一扫而空。
他立刻用意识探入空间。
只一夜功夫,那片黑土地上已经变了模样。
昨天才种下的南瓜藤蔓爬满了大半个空间,上面挂着一个个磨盘大小的金黄南瓜,粗略一数,怕是上万斤都不止。
另一边,那片试验田里的小麦也已经成熟,金色的麦浪无风自动,麦穗沉甸甸的,几乎要将麦秆压弯。
丰收的景象让李砚秋心潮澎湃。
他用精神力将所有成熟的作物收割,堆放在木屋前的空地上,然后又重新播下了新一轮的种子。
做完这一切,他才心满意足地退出了空间。
“砚秋,起来吃饭了!”
门外传来蒋春兰的声音。
李砚秋推门出去,蒋春兰已经将早饭端上了桌,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骨头汤泡窝头。
“妈,我今天想去趟镇上。”
李砚秋一边吃,一边说道。
“去镇上干啥?”
蒋春兰有些警惕,现在年景不好,去一趟镇上开销可不小。
“去买点盐和香料,把剩下的下水收拾了。顺便看看,能不能换点细粮回来。”
听到“换细粮”三个字,蒋春兰的眼睛亮了。
她没再多问,转身回屋,从一个破布包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两块钱和几张粮票,塞到李砚秋手里。
“省着点花。”
她叮嘱道。
“知道了,妈。”
李砚秋将钱和票贴身收好。
他刚准备出门,四嫂张桂芝的女儿大丫就跑了过来,仰着小脸,怯生生地看着他。
“小叔。”
李砚秋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
“大丫,想吃啥?小叔给你从镇上带。”
大丫的眼睛亮晶晶的,小声说:“想吃鱼。”
“好,小叔给你带鱼回来。也给你江叔叔带两条去。”
李砚秋想起了邮局的江卫东,上次的鱼卖了他一个好价钱,这个人情得记着。
他逗弄了大丫几句,便背上一个空空的竹筐出了院门。
走到村口,他回头看了看,确认四下无人。
李砚秋心念一动,背上的竹筐瞬间消失,被他收进了空间里。
他拍了拍身上不存在的灰尘,双手插在兜里,脚步轻快地朝镇子的方向走去。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带着一丝泥土的腥甜。
刚走到村口那棵老槐树下,一阵“嘎吱嘎吱”的声响由远及近。
李光齐赶着一头老黄牛,拉着一板车满满当当的粪肥,迎面走了过来。
那股浓郁刺鼻的味道,隔着老远就霸道地钻进了李砚秋的鼻腔。
李光齐看见他,咧开一口黄牙,热情地扬了扬手里的鞭子。